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心血管疾病检测后的数据

发布时间: 2011-11-10 08:1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心血管疾病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我们来学看化验单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血脂组合 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DL-C代表HDL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反映HDL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现认为HCY反应性的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可能是比LDL-C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个体hs-CRP的观测值应取两次(最好间隔2周)检测的平均值。hs-CRP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对于急诊胸部不适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目前临床多根据症状、心电图结合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CK-MB质量浓度(CK-MBmass)、肌红蛋白(Mb/Myo)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T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这些标志物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梗死发作后释放入血,若在血中发现这些物质水平升高则表明有心肌损伤存在。

心肌肌钙蛋白(cTn) 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取代CK-MB成为“金标准”。cTn特别有利于诊断迟到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UAP)、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 目前多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酶活性,特异性差,干扰多,有条件的实验室建议测定CK-MB质量浓度。CK-MB质量浓度检测值至少有2次超过特定的参考值范围上限(第88百分位值)说明存在心肌损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动态监测及疗效观察。

肌酸激酶(CK) 急性心肌梗死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4~6h升高,24h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4日恢复正常。

肌红蛋白(Mb/Myo) 肌红蛋白是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该指标灵敏度高,峰值早,与心电图结合能提高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肌红蛋白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梗死,但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如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梗死仍在延续,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注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评价心脏功能的检测——脑钠肽(BNP)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和评价心脏功能的最佳心肌标志物,尤其可鉴别诊断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心力衰竭,BNP不高特别有助于排除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本实验室研究资料显示,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是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一年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检测BNP并不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必要条件,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

内皮素(ET) 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血管活性肽,对心血管起主要作用的是ET-1,可引起血管收缩,尤以冠状动脉最为敏感,研究显示:ET-1在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升高,其增高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指标选择示例:

HCY:对于那些血脂正常,胆固醇又不高的人群;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家族史人群;有早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得了心血管疾病怎么办
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得了心血管疾病怎么办
心血管疾病范围很广,包括了心脏病、中风、动脉疾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都是高风险疾病,对于人的生命威胁也是非常巨大的,无论你有或者没有或者有家庭病史预防都是非常关键,以下为大家详谈如何正确预防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通常狭义地指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之心脏或血管的疾病...[详细]
发布于 2021-09-17

最新推荐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吃什么补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吃什么补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可以适量吃富含铁元素、维生素B12、叶酸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必要时需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B12片、叶酸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饮食或用...[详细]
2025-07-30 16:35
红细胞平均体积低是什么问题
红细胞平均体积低是什么问题
红细胞平均体积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贫血等问题。红细胞平均体积低主要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红细胞平均体积低的常见原因,由于铁元素不足导致...[详细]
2025-07-30 13:16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是什么病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是什么病
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可能是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性贫血等疾病的表现。红细胞平均体积偏低主要与血红蛋白合成不足、红细胞生成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详细]
2025-07-30 09:57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贫血吗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贫血吗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可能是贫血的表现之一,但并非所有情况都意味着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通常与小细胞性贫血有关,如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但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这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红细胞生成过程中...[详细]
2025-07-30 06:14
红细胞平均体积减低怎么恢复
红细胞平均体积减低怎么恢复
红细胞平均体积减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治疗原发疾病、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式恢复。红细胞平均体积减低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病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等因素有关。1、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红...[详细]
2025-07-29 14:55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是什么原因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是什么原因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可能是由营养缺乏、骨髓增生异常、肝脏疾病、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平均体积是血常规检查中的一项指标,反映单个红细胞的平均大小,数值偏高可能与多种生理或病理因素有关。1.营养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详细]
2025-07-29 11:12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平均体积高可能由营养缺乏、骨髓增生异常、溶血性贫血、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营养、药物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1.营养缺乏长期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会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此时红细胞体积增大但功能下降。常见于长期...[详细]
2025-07-29 07:28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