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如何看懂维生素检测呢?

发布时间: 2012-03-27 15:3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看懂维生素检测?深圳最好的体检医院——专家介绍,维生素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

维生素A,视黄醇 正常情况:0.5~2.1μmol/L

增高: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维生素A中毒,应用口服避孕药时等。

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甲减,肝、胃肠及胰腺疾病,慢性感染,播散性结核病,类癌综合征,蛋白营养不良,应用胆酷胺、矿物油及新酶素等。

维生素B1,硫胺 正常情况:血清 0.0~75.4nmol/L 全血 41.5~108.9nmol/L

增高:白血病,淋巴瘤。

减低: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甲亢,长期腹泻,妊娠,心衰,剧烈运动,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硫胺不敏感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维生素B6 正常情况:14.6~72.8nmol/L

维生素B6包括比哆醇、比哆醛和比哆胺三种存在形式。

降低:慢性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尿毒症,小儿惊厥,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糖尿病(尤其是妊娠糖尿病),应用青酶胺、左旋多巴、乙醇、异烟肼及口服避孕药时等。

维生素B12,氰钴胺 正常情况:新生儿 118~959pmol/L 成人 162~694pmol/L

增高: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部分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症,类白血病反应,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胆汁瘀滞,蛋白营养不良等。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叶酸,叶酸盐 正常情况:新生儿 15.9~72.5nmol/L 成人 4.1~20.4nmol/L >60岁 4.5~27.2nmol/L

增高:肠盲袢综合征,恶性贫血。

降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甲亢,乙醇中毒,营养不良,吸收不良,妊娠,维生素B1,B6,B12和C缺乏症,重症皮肤病,慢性腹泻,恶性肿瘤等。

维生素C,抗坏血酸 正常情况:34~114μmol/L

降低:坏血病(维生素C缺乏症),血液透析,尿毒症,妊娠,脂痢,慢性乙醇中毒,吸收不良,甲亢等。

维生素D,24 正常情况: 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0~11.8nmol/L 儿童3.1~10.8nmol/L 25-羟维生素D 夏季38~200nmol/L 冬季35~105nmol/L 1.25-二羟维生素D 成人58~108pmol/L >60岁41~77pmol/L

增高:维生素D中毒,盼太阳过多,甲旁亢(24,25-二羟维生素D增高)。

降低:甲旁低,假性甲旁低,慢性肾衰,无肾患者(以上情况主要为24,25-二羟维生素D降低),吸收不良,脂痢,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佝偻病,肝硬变,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甲亢,应用抗惊厥药、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苯巴比妥等药物时。

维生素E,生育酚 正常情况:11.6~46.4μmol/L

降低:吸收不良,某些习惯性流产,胆汁瘀滞,脂痢,恶病质性贫血,早产儿伴溶血性贫血,营养不良,高非饱和脂肪酸饮食等。 近年发现,维生素E具有抗衰老,预防恶性肿瘤和防止过氧化脂质形成作用,并可防止缺氧状态下血管壁过氧化脂质贮积,阻止动脉硬化的发展。

维生素K 正常情况:2.88±1.4nmol/L(X±ISD)

维生素K不足可见于一般吸收障碍包括膀胱纤维变、梗阻性肝脏疾病、胆结合症、胰脏机能不全、上消化道的功能性疾病(如口炎性腹泻 (sprue))。口服抗菌素治疗时能使结肠中产生维生素K的细菌死亡,因此也能导致维生素K不足。维生素K制剂常用于治疗维生素K缺乏征。用维生素K常规治疗以预防婴儿出血性贫血。维生素K也可作为香豆素和2,3二氢-1,3茚二酮中毒的解毒药。超过药理剂量的甲基萘醌能导致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导致成人患心脏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看懂维生素检测的呢?
如何看懂维生素检测的呢?
如何看懂维生素检测?专家介绍,维生素检测主要有以下几个参数维生素A,视黄醇正常情况:0.5~2.1μmol/L增高: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维生素A中毒,应用口服避孕药时等。降低:维生素A缺乏症,甲减,肝、胃肠及胰腺疾病,慢性感染,播散性结核病,类癌综合征,蛋白...[详细]
发布于 2012-04-08

最新推荐

凝血酶原时间10.8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8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性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但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可能导致参考范围略有差异。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活性...[详细]
2025-09-19 05:24
凝血四项报告单一年内有效吗
凝血四项报告单的有效期一般为3-6个月,超过一年通常需要重新检测。凝血功能可能因疾病、药物或生理变化而发生改变,长期未更新的报告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当前身体状况。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详细]
2025-09-18 15:24
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哪些疾病
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凝药物使用等疾病或情况。凝血时间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异常、抗凝物质增多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1.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详细]
2025-09-18 13:00
凝血酶时间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凝血酶时间正常值范围是14-21秒,具体数值可能因检测方法、仪器差异略有波动。凝血酶时间主要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原功能及抗凝物质的影响。采用凝固法检测时,健康成年人结果通常在14-21秒区间。当使用不同试剂或设备时,实验室会建立...[详细]
2025-09-18 10:36
发生高危行为后多久可以检测
发生高危行为后,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2-6周,具体时间与检测方法有关。高危行为后2周可进行核酸检测,3周后可进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6周后可进行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是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的技术,窗口期较短,高危行为后1-2...[详细]
2025-09-18 08:12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