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看看心血管疾病检查的常见项目

发布时间: 2012-05-15 09: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几年,伴随着科研进展,不少新的心血管健康检查项目在临床崭露头角,如何对众多的检查项目进行正确选择,是患者所关注的问题。

心血管疾病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危险分层、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判断中都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可选择的检测类别有: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心力衰竭和心脏功能检测。

冠脉疾病的危险因素检测——血脂组合 除常用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项外,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增加测定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HDL-C代表HDL携带胆固醇的代谢状态,而ApoAl反映HDL的颗粒数,二者不能相互替代。Lp(a)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Lp(a)水平高的患者,大多呈家族聚集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同型半胱氨酸(HCY) HCY水平升高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现认为HCY反应性的增高是引起血管壁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与心肌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和死亡增高有关,目前国内外逐渐把它作为心血管疾病临床常规检查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hs-CRP是用高灵敏度的方法检测的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大量研究证实,hs-CRP可能是比LDL-C更有效的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预测指标。个体hs-CRP的观测值应取两次(最好间隔2周)检测的平均值。hs-CRP可对表观健康的人群预示未来发生脉管综合征的可能性,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则是预后指标。心肌梗死后的hs-CRP水平预示未来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和梗死面积无关。

心肌损伤和心肌梗死检测——对于急诊胸部不适疑为心肌梗死的患者,目前临床多根据症状、心电图结合血液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酸激酶(CK)、CK-MB质量浓度(CK-MBmass)、肌红蛋白(Mb/Myo)及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T等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这些标志物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心肌梗死发作后释放入血,若在血中发现这些物质水平升高则表明有心肌损伤存在。

心肌肌钙蛋白(cTn) cTn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坏死时特异度和敏感度较高的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危险分层中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正取代CK-MB成为“金标准”。cTn特别有利于诊断迟到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UAP)、心肌炎的一过性损伤。

肌酸激酶MB同功酶(CK-MB) 目前多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酶活性,特异性差,干扰多,有条件的实验室建议测定CK-MB质量浓度。CK-MB质量浓度检测值至少有2次超过特定的参考值范围上限(第88百分位值)说明存在心肌损伤,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动态监测及疗效观察。

肌酸激酶(CK) 急性心肌梗死时总CK活性升高显著,约在梗死后4~6h升高,24h达峰值,如无并发症3~4日恢复正常。

肌红蛋白(Mb/Myo) 肌红蛋白是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该指标灵敏度高,峰值早,与心电图结合能提高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有效率,肌红蛋白升高不能诊断心肌梗死,但胸痛发作后6~12小时不升高是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很好的指标,有助于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观察有无再梗死或梗死再扩展,如频繁出现增高,提示原有梗死仍在延续,是溶栓治疗中判断有无再灌注的较敏感而准确的指标。

评价心脏功能的检测——脑钠肽(BNP)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BNP是诊断慢性心力衰竭和评价心脏功能的最佳心肌标志物,尤其可鉴别诊断心源性还是肺源性心力衰竭,BNP不高特别有助于排除左心收缩功能不全的诊断。国内外研究资料和本实验室研究资料显示,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是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一年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但检测BNP并不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必要条件,不能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辅助检查(如超声心动图等)。

内皮素(ET) 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血管活性肽,对心血管起主要作用的是ET-1,可引起血管收缩,尤以冠状动脉最为敏感,研究显示:ET-1在心力衰竭患者明显升高,其增高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指标选择示例:

HCY:对于那些血脂正常,胆固醇又不高的人群;有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家族史人群;有早期(<50岁)冠心病、脑血管和或外周血管病症状的人群,应进行血浆HCY检测以预测冠脉疾病风险。

cTn:对非ST段抬高的疑似ACS的患者应进行cTn的测定。如就诊时检测为阴性,则应于6~9h和12~24h内再次采血,动态检测cTn。如果检测值超过参考范围上限(第99百分位值),预示存在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进行心肌损伤诊断时,如果没有条件检测cTn,可以检测CK-MB和CK。

BNP:对有相应的临床症状、疑为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助于确立心力衰竭的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常见的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这些疾病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遗传、环境和生理因素密切相关,及时预防和治疗对健康至关重要。以下内容将从原因分析和处理建议两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心血管疾病。一、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详细]
发布于 2024-12-18

最新推荐

饲料非蛋白氮的检测方法国标
饲料非蛋白氮的检测方法国标
饲料非蛋白氮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1、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法是测定饲料总氮含量的经典方法,通过硫酸消解样品将有机氮转化为铵盐,再经蒸馏滴定测定氮含量。该方法准确度高但操作繁琐...[详细]
2025-07-04 05:51
非小细胞肿瘤的治愈率遗传吗
非小细胞肿瘤的治愈率遗传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愈率与遗传因素无直接关联,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治疗方案。影响治愈率的关键因素包括早期发现、基因突变状态、患者身体状况、规范治疗和术后护理。1、肿瘤分期:临床分期是决定治愈率的核心指标,Ⅰ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0%-...[详细]
2025-07-04 05:25
非小细胞肿瘤的治愈率有多高
非小细胞肿瘤的治愈率有多高
非小细胞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25%-30%,实际治愈率与分期、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态、治疗方案及患者体质密切相关。1、分期影响:早期Ⅰ期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可达60%-80%,局部进展期Ⅲ期通过综合治疗约为15%-30%,而晚期Ⅳ期患者五年生...[详细]
2025-07-04 05:00
肺功能fvc低于80严重嘛
肺功能fvc低于80严重嘛
肺功能FVC低于80%提示存在轻度至中度通气功能障碍,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指标综合评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胸廓畸形以及长期吸烟史。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FVC下降的常见原因,患者...[详细]
2025-07-03 17:00
肺功能舒张试验报告单怎么看
肺功能舒张试验报告单怎么看
肺功能舒张试验报告单主要查看基础肺功能指标、支气管舒张前后的数值变化、阳性判断标准、临床意义及注意事项五个方面。1、基础指标:报告单首项通常显示基础肺功能数据,包括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最大呼气中期流量等。这些数值反映测试者初始呼...[详细]
2025-07-03 16:34
小动物大小鼠肺功能测定方法
小动物大小鼠肺功能测定方法
小动物大小鼠肺功能测定主要通过体积描记法、强制振荡法、无创气道阻力检测、肺顺应性测试和血气分析五种方法实现。这些技术可评估气道阻力、肺通气功能及气体交换效率,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1、体积描记法:通过密闭舱内气压变化计算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详细]
2025-07-03 16:08
肺功能检测仪价格一般是多少
肺功能检测仪价格一般是多少
肺功能检测仪价格一般在3万元到20万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设备类型、检测功能、品牌差异、售后服务、采购渠道等因素的影响。1、设备类型:基础型肺功能检测仪价格较低,约3万-8万元,仅具备肺活量、通气功能等常规检测;高端复合型设备价格可达15万-...[详细]
2025-07-03 15:42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