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筛查主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传染病筛查、唐氏筛查等项目,旨在评估孕妇健康状况及胎儿发育情况。
血常规检查通过分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判断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孕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生理性贫血,但严重贫血会影响胎儿供氧。检查还能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迹象,如血小板减少。需空腹采血,建议孕早期、中期、晚期各进行一次。
尿常规主要检测尿蛋白、尿糖及尿路感染情况。妊娠期肾脏负担加重,尿蛋白阳性可能提示子痫前期风险。尿糖异常需警惕妊娠期糖尿病,而白细胞增多常提示尿路感染。建议每次产检均进行尿检,留取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发现异常时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进一步检查。
孕早期超声确认宫内妊娠及胎心,排除宫外孕。NT超声在孕11-13周评估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结合血清学筛查染色体异常风险。大排畸超声在孕20-24周系统检查胎儿结构发育。孕晚期超声监测胎位、胎盘及胎儿生长指标。三维/四维超声可辅助诊断胎儿体表畸形,但非必需项目。
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母婴传播疾病检测。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在分娩后24小时内为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梅毒螺旋体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需青霉素治疗。艾滋病病毒阳性孕妇通过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垂直传播概率。这些检查通常在孕早期建档时完成,高危人群需复查。
通过孕中期血清学指标结合年龄、体重等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值。高风险孕妇需进一步做无创DNA或羊水穿刺确诊。近年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可早期筛查染色体异常,但费用较高。35岁以上高龄孕妇建议直接进行产前诊断。筛查异常时应由遗传咨询师解读结果并指导后续处理。
孕期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叶酸、铁剂等营养素,避免生冷食物。每日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定期产检能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出现阴道流血、剧烈腹痛或胎动异常应立即就医。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接触辐射和有毒物质,遵医嘱完成所有筛查项目。
2022-01-01
2022-01-01
2022-01-01
2022-01-01
2022-01-0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