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热门话题 > 入职体检 > 正文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杜绝疫情卷土重来

发布时间: 2021-11-26 13: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国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呈现“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传播特征。截至目前,全球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数据显示,我国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冬季即将到来,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就公众关注给予了回应。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杜绝疫情卷土重来

传播特征呈“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

当前,我国境外输入病例的来源国家不断增多,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据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介绍说,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国外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期,各种物体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装,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地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近期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抽检力度,随着检测频次、频率以及覆盖范围的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总的来看,阳性率也是比较低的,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李宁表示,这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很有效,降低了传播风险。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杜绝疫情卷土重来

对于冷链食品的消毒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表示:“近期,我们发现冷链食品包装和疫情有比较大的关联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0月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技术性文件。这在常温情况下对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的消毒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要对低温冷库里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我们正在加紧研究,希望能够尽快在短期内出结果。”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表示,自《指南》发布到11月24日24时,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累计160多万件,重量3万多吨,消毒范围包括被抽中进口冷链食品的外包装、集装箱、空运托盘、陆运箱式货车、散货渔船等。海关总署将继续按照预防性全面消毒的要求,确保输华冷链食品安全。

特定工种人群要加强防护

近日,大连、青岛、天津多地出现进口冷链食品搬运工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李宁表示,这说明特定工种人群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果防护不到位,可能因频繁接触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冷链物品而感染新冠病毒。

因此,为切实做好物防、人防等方面工作,《指南》要求食品冷链从业人员在装卸、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餐饮等各环节做好防控。李宁解释说,特殊工种人群在上岗前一定要佩戴好工作衣帽,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必要时还要戴护目镜和面屏,在整个搬运过程中要防止皮肤直接接触冷链物品表面,搬运结束后立刻洗手消毒。在脱掉工作服和洗手消毒之前切忌触摸口、眼、鼻。同时,还要对从业人员加强定期的核酸筛查。

对于公众关注的进口冷冻食品是否还能安全食用问题,张流波回应说,有些方面还是要注意:一定要做好食品包装表面的消毒处理,处理时要防止飞溅,避免污染周边环境,同时还要做好手部卫生,“疫情期间最好吃熟食”。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杜绝疫情卷土重来

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随着全球疫情日趋严重,疫情是否会在我国卷土重来?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国内发生的一些零星散发病例,也是常态化防控中的常见现象,如果想完全避免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聚集性的散发事件的发生。

他指出,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把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地;加大监测检测力度;一旦出现零星病例,要很快采取措施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随着高风险人群的识别,应急性疫苗应用也可以预防类似现象的发生。

“总结过去11个月的经验,我们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防止出现2020年年初那样的严重疫情。”吴尊友指出,做到这些还是要综合应用科学防控措施,概括起来是科学防控、精准施策、集中发力、突出重点,第一时间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冬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吴尊友呼吁,每个人还是要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在电梯等密闭的公共场所要始终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防止疫情卷土重来
我国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呈现“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传播特征。截至目前,全球累计超过589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数据显示,我国近30天累计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8例,是此前30天的7.5倍。冬季即将到来,疫情是否会卷土重来?11月25日,...[详细]
发布于 2021-08-21

最新推荐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多少钱一支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一般每支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药品规格、生产厂家、地区差异、购买渠道、医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品规格:不同规格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价格差异较大。常见的75单位、150单位等规格中,剂量越高单价通常...[详细]
2025-06-28 15:18
促排卵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促排卵针并非一旦开始就必须持续使用,是否停药需根据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及医生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卵泡成熟度、子宫内膜状态、激素反馈机制、个体耐受性以及多胎妊娠风险。1、卵泡监测:停药关键取决于超声监测下卵泡发育状态。当主导卵泡直径达...[详细]
2025-06-28 15:15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指什么检查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指标,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产前检查项目。主要筛查指标包括甲胎蛋白、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等,用于初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1、检测原理:母体...[详细]
2025-06-28 15:11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标志物,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风险的常规检查项目。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游离β-hCG、PAPP-A、AFP、uE3、抑制素A等,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因素综合计算风险值。1、筛查原理:母...[详细]
2025-06-28 15:07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检测妊娠相关激素水平和胎儿发育风险指标,包括血清β-hCG、PAPP-A及超声NT测量三项核心项目。筛查结果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如唐氏综合征、胚胎发育状态及妊娠并发症可能性。1、β-hCG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详细]
2025-06-28 15:03
早中孕联合筛查可以吃早饭吗
早中孕联合筛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时,不能吃早饭。这项检查包含空腹血糖、肝功能等需空腹采血的项目,进食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1、空腹要求:早中孕联合筛查通常包含孕早期NT超声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两部分。血清学筛查涉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详细]
2025-06-28 15:00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是什么时候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通常在妊娠11-13周+6天进行早期筛查,15-20周进行中期筛查。联合筛查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关键时间节点包括早期NT测量、中期唐氏筛查等。1、早期筛查:妊娠11-13周+6天需完成早期筛查...[详细]
2025-06-28 14:56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