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热门话题 > 入职体检 > 正文

吃盐吃肉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怎么吃?

发布时间: 2021-11-29 16: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合理科学的膳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心脏康复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以下原则:

吃盐吃肉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怎么吃?

一、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处方

1. 在平衡膳食基础上,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尽量保持理想体重或使体重逐渐向理想体重靠拢。

2.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尽量保证50~75g杂粮。

3.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每天适量食用牛奶、鸡蛋、鱼、瘦肉、大豆等。

4. 控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人。尽量减少食用肥肉、荤油、奶油、动物内脏,尽量不用椰子油和棕榈油。每日烹调油用量控制在20~25g。

5. 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少吃反复高温煎炸的食物、含有人造黄油的糕点、含有起酥油的饼干、咖啡伴侣、奶茶。

6. 保证摄入充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烹调油中尽量保证橄榄油、芥花油、茶籽油、亚麻籽油占有一定比例,每周食用2次鱼类,每次150~200g。

7. 控制钠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g,相当于食盐不超过6g,同时注意酱油、味精、榨菜、腐乳等含钠高的食物的摄入量。

8. 保证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每天摄入25~30g膳食纤维为宜,尽量从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中获取。

9.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的摄入。每天应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重点关注深颜色蔬菜水果、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豆类。

吃盐吃肉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怎么吃?

10. 如果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保证均衡膳食的摄入,可以在营养医师等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医用食品作为补充。

二、膳食指导

根据营养处方和个人饮食习惯,制定食谱;健康膳食选择;指导行为改变,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三、营养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营养教育,使其关注自己的膳食目标,并知道如何完成它;了解常见食物中盐、脂类和水分的含量,各类食物营养价值,《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食品营养标签等。

四、注意事项

将行为改变模式与贯彻既定膳食方案结合起来。膳食指导和生活方式调整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考虑可行性,针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排序,循序渐进,逐步改善。

对于不同疾病,其营养处方有各自的特点:如高血压病患者在总原则下,还应注意:①增加身体活动:每周5天,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②严格控制钠盐:推荐每天食盐用量控制在5g以下,并注意减少摄入酱油、味精、榨菜、腐乳等含钠高的食物;③适当增加钾摄人量:每天3.5~4.7g,尽量从自然食物如紫菜、香菇、土豆、毛豆、莲子、香蕉、橙子等蔬菜水果中摄取;④保证足量的钙和镁:推荐饮用牛奶,适量食用大豆、坚果;⑤限制饮酒。

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患者则更应注意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控制甜点、饮料及精制糖果的摄入;多吃深色蔬菜和水果,蔬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有助于降低TG、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同时忌烟和浓茶;最好不饮酒,如饮酒应限量,并取得专业医师的同意。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了解其用药情况,包括利尿药、降压药及其血钠和血钾水平、肾功能及补液量,注意维持血液电解质平衡;进食种类及量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可以从清流质饮食向浓流质饮食、低盐低脂半流质饮食、低盐低脂软食、低盐低脂普食逐步过渡;避免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浓茶和咖啡也不适宜;保证丰富膳食纤维的摄人,尤其是水果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防止便秘,使大便通畅。

对于慢性心衰患者,营养处方中应保证优质蛋白质占到总蛋白的1/2~2/3;每日液体量为1000~1500 ml,尽量选择高能量密度的食物;钠盐的摄入最好每日<3g;保证充足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如钙、镁、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注意电解质平衡;少食多餐,每天以进餐5~6次为宜;戒烟、戒酒。

吃盐吃肉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怎么吃?

总之,对于心脏康复患者而言,要用积极的心态,合理的膳食,适当的运动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营养师李响进行科学性把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冬养生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冬养生要注意什么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冬季节需注意防寒保暖、控制血压、适度运动、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秋冬气温变化大,容易诱发心血管事件,做好防护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1、防寒保暖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担。外出时应穿戴帽子、围巾和手套,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冷空气中。室内保持适宜温度,避免频繁进出...[详细]
发布于 2025-06-13

最新推荐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多少钱一支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一般每支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药品规格、生产厂家、地区差异、购买渠道、医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品规格:不同规格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价格差异较大。常见的75单位、150单位等规格中,剂量越高单价通常...[详细]
2025-06-28 15:18
促排卵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促排卵针并非一旦开始就必须持续使用,是否停药需根据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及医生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卵泡成熟度、子宫内膜状态、激素反馈机制、个体耐受性以及多胎妊娠风险。1、卵泡监测:停药关键取决于超声监测下卵泡发育状态。当主导卵泡直径达...[详细]
2025-06-28 15:15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指什么检查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指标,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产前检查项目。主要筛查指标包括甲胎蛋白、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等,用于初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1、检测原理:母体...[详细]
2025-06-28 15:11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标志物,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风险的常规检查项目。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游离β-hCG、PAPP-A、AFP、uE3、抑制素A等,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因素综合计算风险值。1、筛查原理:母...[详细]
2025-06-28 15:07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检测妊娠相关激素水平和胎儿发育风险指标,包括血清β-hCG、PAPP-A及超声NT测量三项核心项目。筛查结果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如唐氏综合征、胚胎发育状态及妊娠并发症可能性。1、β-hCG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详细]
2025-06-28 15:03
早中孕联合筛查可以吃早饭吗
早中孕联合筛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时,不能吃早饭。这项检查包含空腹血糖、肝功能等需空腹采血的项目,进食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1、空腹要求:早中孕联合筛查通常包含孕早期NT超声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两部分。血清学筛查涉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详细]
2025-06-28 15:00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是什么时候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通常在妊娠11-13周+6天进行早期筛查,15-20周进行中期筛查。联合筛查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关键时间节点包括早期NT测量、中期唐氏筛查等。1、早期筛查:妊娠11-13周+6天需完成早期筛查...[详细]
2025-06-28 14:56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