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的诊断主要依据是病原学检查和症状体征。如果近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者处于人员密集场所,怀疑存在流行性感冒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培养:取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咽或气管吸取物)在细胞培养中传代时可发现新型流感病毒。但此法耗时长、灵敏度低,不适用于早期快速诊断。
2.抗原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H1N1型、H3N2型流感病毒抗体,特异性强且敏感,可用于临床诊断。
3.核酸检测:以RT-PCR技术最为常用,具有高灵敏度的特点,在发病早期即可检测出病毒RNA,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4.HI蛋白抗原检测:HI蛋白作为流感病毒外膜的主要成分,具有高度免疫原性,可用ELISA方法检测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中的HI抗体滴度变化,如HI抗体阳性则提示发生流感病毒感染。
二、症状体征
1.一般表现:潜伏期1-14天,平均3-7天,起病较急,出现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2.呼吸道症状:轻症者表现为打喷嚏、流涕、干咳,重症者有肺炎表现,肺部可闻及散在细湿啰音,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进一步加重。
3.其他伴随症状:部分病例还可伴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的高危人群,可能出现进展为重症流感的风险增加。
临床上对于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以及应用止咳化痰药物改善咳嗽、咳痰等症状。此外还需要注意休息、适量饮水,并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