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ef值20情况怎么样

发布时间: 2025-04-21 09: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EF值20%属于严重心脏功能下降,需立即就医评估心力衰竭风险并制定治疗方案。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心肌缺血、心肌病、心脏瓣膜病、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是常见诱因。

1、心脏收缩异常:EF值反映左心室每次收缩泵出的血液比例,正常值50%-70%,20%提示心脏泵血能力仅为正常1/3。需通过心脏彩超明确心肌运动异常范围,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改善心室重构,地高辛增强心肌收缩力,伊伐布雷定控制心率。

2、缺血性病因: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导致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冠脉造影检查血管堵塞程度,血管狭窄超过70%需支架植入,多支病变考虑搭桥手术。配合曲美他嗪改善心肌代谢,尼可地尔扩张冠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3、心肌病变:扩张型心肌病会出现心室扩大伴EF值骤降。心内膜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延缓进展,螺内酯减少心肌纤维化。终末期患者需评估心脏移植指征,过渡期可植入左室辅助装置。

4、瓣膜问题: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反流加重心脏负荷。听诊发现杂音后需经食道超声确诊,重度瓣膜病变行TAVI微创换瓣或开胸瓣膜修复术,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定期监测INR值。

5、血压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导致心室肥厚失代偿。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昼夜节律,联合应用ARNI类药物诺欣妥、钙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利尿剂托拉塞米,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

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和下肢水肿情况,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低于3g/天,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活动耐量。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应急,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心功能III级以上需办理慢性病门诊特殊用药备案,定期复查BNP和电解质水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左心功能EF值62严重吗
左心功能EF值62严重吗
左心功能EF值62属于正常范围,通常不严重。EF值即射血分数,是评估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50-70。EF值62表明心脏收缩功能良好,心室每次搏动能将62的血液...[详细]
发布于 2025-07-13

最新推荐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如何提高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如何提高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提高。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若处于下限边缘或轻度偏低,可通...[详细]
2025-11-11 15:39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怎么测量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怎么测量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可通过静脉血检测或指尖采血检测获得,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并避免剧烈运动。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详细]
2025-11-11 14:08
血红蛋白量高一点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量高一点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量偏高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饮水不足、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症状综合判...[详细]
2025-11-11 11:28
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病的前兆
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病的前兆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水、高原反应或肾脏疾病的前兆。血红蛋白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血液浓缩、缺氧代偿或骨髓异常增生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详细]
2025-11-11 09:56
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药效果好
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药效果好
血红蛋白偏低需根据病因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维生素B12片、叶酸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血红蛋白偏低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肾病...[详细]
2025-11-11 08:25
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最好方法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输注血小板、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脾切除术、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因素、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详细]
2025-11-11 06:54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由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吸氧、放血疗法、药物治疗、透析等方式干预。1、血液浓缩剧烈运动后...[详细]
2025-11-11 05:45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