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基础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检查及专项筛查五大类,涵盖身高体重测量、血常规、超声检查等内容。
1、基础检查:通过物理测量评估基本健康状况。身高体重测量计算BMI指数判断肥胖风险,血压检测筛查高血压,视力听力测试评估感官功能。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基础检查,数据异常需结合其他项目复查。
2、影像学检查:利用设备观察内部器官状态。胸部X光片排查肺部感染或占位病变,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脏结构,乳腺超声或钼靶筛查女性乳腺疾病。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做一次影像检查。
3、实验室检查:通过体液分析检测生化指标。血常规反映感染、贫血等情况,尿常规评估肾脏功能,肝功能检查监测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需空腹8小时后采血,体检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
4、功能检查:评估器官动态工作能力。心电图捕捉心律失常,肺功能测试判断通气障碍,骨密度检测筛查骨质疏松。长期吸烟者应加做肺功能,绝经后女性需定期骨密度检查。
5、专项筛查:针对特定疾病的高危人群设计。胃镜肠镜排查消化道肿瘤,HPV检测预防宫颈癌,前列腺特异抗原筛查男性前列腺疾病。有家族病史者应根据医生建议选择专项项目。
体检前3天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影响结果,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携带既往报告供医生对比。不同年龄段应侧重不同项目,如儿童加强生长发育监测,中老年注重心脑血管和肿瘤筛查。体检后留存报告建立健康档案,异常指标需在2周内专科复查。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