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疗程通常为3-6个月,具体需结合年龄、缺钙程度、吸收效率、基础疾病、用药方案等因素调整。
儿童骨骼生长迅速需持续补钙6-12个月,孕妇哺乳期建议贯穿整个特殊阶段,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需长期维持。婴幼儿选择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成人常用碳酸钙或柠檬酸钙,老年人需配合维生素D3促进吸收。血钙检测每3个月复查一次,根据结果调整剂量。
轻度缺钙血钙2.0-2.2mmol/L补充1-3个月,中度1.8-2.0mmol/L需3-6个月,重度<1.8mmol/L需静脉补钙联合口服半年以上。骨密度T值低于-2.5时需配合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每周70mg,利塞膦酸钠每日5mg。
胃酸分泌不足者选择氨基酸螯合钙,乳糖不耐受人群避免乳钙制剂。存在慢性腹泻或肠道疾病时,需同时补充维生素K2和镁元素。钙剂分次服用效果优于单次大剂量,建议每日总量不超过1200mg,随餐服用提升生物利用度。
甲状腺术后患者需终身补钙,慢性肾病患者选择不含磷的醋酸钙。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者需增加20%钙剂量,糖尿病患者避免葡萄糖酸钙。合并高血压时限制钠含量高的钙剂,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珊瑚钙。
单纯补钙建议每日500-800mg配合晒太阳,治疗骨质疏松需钙剂+维生素D+抗骨松药物三联方案。注射用钙剂如葡萄糖酸钙针用于急性低钙抽搐,10%溶液10ml缓慢静推。钙尔奇D、迪巧等复合制剂适合长期维持治疗。
补钙期间每日摄入300ml牛奶或100g豆腐,深绿色蔬菜焯水后食用减少草酸影响。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每周3次促进钙沉积,睡前补钙效果最佳。避免与铁剂、四环素类抗生素同服,高钙血症患者需监测尿钙水平。长期补钙者每年进行肾B超检查排除结石风险,血钙浓度维持在2.1-2.6mmol/L理想范围。
2022-03-05
2022-03-05
2022-03-05
2022-03-05
2022-03-05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