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卵泡激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糖蛋白激素,主要调控生殖功能,涉及卵泡发育、雌激素合成及月经周期调节。
由腺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属于促性腺激素家族,与黄体生成素协同作用。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控其合成释放,负反馈机制中雌激素和抑制素影响分泌水平。
女性月经周期中刺激卵泡生长,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分泌。男性则支持睾丸生精小管发育,维持正常精子发生过程。双向调节机制确保生殖系统功能平衡。
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基础FSH>10IU/L提示储备下降。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LH/FSH比值异常,绝经后妇女数值通常>25IU/L。男性检测用于诊断少弱精症。
垂体瘤或下丘脑病变导致分泌不足,表现为闭经或不孕。卵巢早衰时反馈性升高,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水平。化疗药物可能造成暂时性数值波动。
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可刺激分泌,GnRH泵治疗下丘脑性闭经。辅酶Q10改善卵子质量,DHEA适用于卵巢储备不足者。严重病例需考虑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激素平衡,地中海饮食模式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D补充对多囊卵巢患者有益,限制酒精摄入可降低卵巢应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异常波动持续三个月需专科就诊。生殖健康管理应结合AMH、雌激素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估。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