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超过正常值10秒以上需警惕,可能提示凝血功能障碍、肝病或抗凝药物影响,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评估。
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Ⅷ、Ⅸ、Ⅺ等缺乏是APTT升高的常见原因。治疗需针对性补充凝血因子,如血友病A患者输注凝血因子Ⅷ浓缩剂,维生素K缺乏者补充维生素K注射液,严重出血时可使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a。
肝素或华法林治疗会使APTT显著延长。监测需调整药物剂量,肝素过量可用鱼精蛋白中和,华法林过量则需静脉注射维生素K1。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也可能轻度延长APTT。
狼疮抗凝物等自身抗体会干扰凝血检测。确诊需进行混合试验,治疗原发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严重血栓倾向者需长期抗凝。
肝硬化患者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导致APTT延长。改善肝功能是关键,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严重者需肝移植评估。
DIC时APTT可能显著延长伴其他凝血异常。需治疗原发病,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适用于高凝期。
APTT异常者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限制酒精摄入。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出现皮下瘀斑、鼻衄等出血症状及时就医。老年患者及孕妇等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儿童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应早期基因诊断。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