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主要通过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乳凝集法三种实验室方法实现,用于评估血栓风险。
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样本中D-二聚体与标记抗体结合形成浊度变化。自动化仪器检测速度快,适合大批量筛查,但需注意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因素。异常升高时需结合静脉超声排查深静脉血栓。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灵敏度达0.5μg/mL,可检测微量D-二聚体。适用于术后监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抗凝治疗期间需动态观察数值变化,肝素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通过肉眼观察胶乳颗粒聚集程度判断结果,操作简便但半定量。常用于急诊快速筛查,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肺栓塞。高龄或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假阳性。
采血需用枸橼酸钠抗凝管,避免溶血或凝血异常。检测前24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女性经期可能使数值轻度升高。服用华法林需在用药前采血。
正常值通常<0.5mg/L,升高见于静脉血栓、DIC、创伤等。孕妇及老年人可生理性增高,需结合DVT评分系统评估。恶性肿瘤相关血栓需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
检测期间建议低脂饮食,减少油炸食品摄入,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促进循环。适度进行踝泵运动预防静脉淤血,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复查凝血四项,避免磕碰出血。检测结果异常应完善CTPA或下肢静脉造影等影像学检查,血栓急性期需绝对卧床。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
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