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时间40秒属于明显延长,需警惕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抗凝药物使用、肝病、DIC、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异常或自身抗体干扰有关。
华法林、肝素等抗凝药物会直接延长凝血酶时间。过量使用需调整剂量,严重出血时可用维生素K拮抗华法林,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需特定逆转剂。
肝硬化、肝炎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严重出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补充纤维蛋白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消耗大量凝血因子。需处理感染、创伤等诱因,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同时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维持止血功能。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需基因检测确诊。急性出血时输注纤维蛋白原浓缩剂,长期管理需避免创伤,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会产生干扰物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可降低抗体效价,血浆置换快速清除抗体,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
凝血异常患者应增加维生素K丰富食物如菠菜、动物肝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术后或创伤后需加强伤口护理,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定期复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等指标,居家备止血敷料,出现血尿、黑便等及时急诊。长期抗凝治疗者需建立用药记录卡,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024-06-10
2024-06-10
2024-06-10
2024-06-10
2024-06-09
2024-06-09
2024-06-09
2024-06-09
2024-06-09
202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