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常见原因包括皮肤黏膜接触、共用物品、母婴传播、免疫力下降及无症状病毒脱落。
病毒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感染者唾液、疱疹液传播。接吻、共用餐具或唇膏可能引发感染。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阿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泛昔洛韦口服,严重时静脉注射更昔洛韦。避免接触患者活动期皮损可降低风险。
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数小时,共用毛巾、牙刷或杯子可能导致间接传播。感染者使用过的物品需用60℃以上热水消毒,或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发病期建议单独存放个人用品,家庭成员避免混用生活物品。
孕妇产道分泌物携带病毒可能造成新生儿感染。孕晚期血清学检测阳性者需在分娩前接受阿昔洛韦抑制治疗,剖宫产可减少传播风险。新生儿出现发热或疱疹需立即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
艾滋病、化疗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生病毒再激活。定期检测CD4细胞计数,长期服用伐昔洛韦进行抑制治疗。免疫调节剂如干扰素可辅助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20%感染者无典型疱疹但存在病毒脱落。血清抗体检测可明确感染状态,病毒DNA检测能发现隐性排毒者。性行为中使用阻隔式避孕措施,避免口唇接触可预防传播。
日常保持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维生素C和锌元素可促进黏膜修复。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体质,但需避免过度疲劳诱发复发。复发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疱疹破溃后使用生理盐水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唇部疱疹愈合后需防晒避免色素沉着,长期频繁复发者建议每半年复查免疫功能。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3
2024-05-12
2024-05-12
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