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中重要项目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γ-谷氨酰转肽酶五项核心指标,分别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及合成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评估肝细胞损伤的关键指标。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AST分布于线粒体,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或脂肪肝。ALT超过40U/L需警惕,AST/ALT比值>1可能提示肝硬化。治疗需针对病因,如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保肝药物水飞蓟宾、双环醇,酒精性肝病需戒酒。
总胆红素TBIL包含直接与间接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提示黄疸。直接胆红素升高多见于胆管梗阻结石、肿瘤,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梗阻性黄疸需手术解除梗阻ERCP、胆管支架,溶血性疾病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新生儿黄疸需蓝光治疗。
白蛋白ALB低于35g/L反映肝脏合成能力下降,见于慢性肝病或营养不良。球蛋白升高可能提示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患者需补充人血白蛋白,配合利尿剂螺内酯、呋塞米控制腹水。饮食需高蛋白鱼虾、鸡蛋白、低盐,每日蛋白质摄入1.2-1.5g/kg体重。
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碱性磷酸酶ALP升高提示胆汁淤积。GGT>50U/L常见于酒精肝、胆管炎,ALP升高需鉴别骨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需熊去氧胆酸治疗,胆管狭窄可行PTCD引流。建议低脂饮食橄榄油、燕麦,避免高胆固醇食物。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超过3秒提示严重肝病,与维生素K吸收障碍或凝血因子合成不足有关。治疗需静脉补充维生素K1,严重出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监测INR值,肝硬化患者避免粗糙食物以防食管静脉破裂。
肝功能异常者需调整生活方式,每日有氧运动快走、游泳30分钟促进代谢,补充维生素B族全谷物、深绿色蔬菜和维生素E坚果、葵花籽油。避免霉变食物黄曲霉素和肝毒性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乙肝患者每3-6个月复查HBV-DNA。肝硬化患者需筛查胃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肝癌高危人群每半年做甲胎蛋白和肝脏超声检查。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