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窗口期通常为2-6周,高危行为后需间隔不同时间段进行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
HIV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窗口期约3-12周。第三代检测试剂需高危行为后3周进行初筛,6周后复查;第四代联合检测可缩短至2-4周。检测结果为阴性需在窗口期结束后复检,阳性需通过免疫印迹试验确诊。治疗上需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和多替拉韦等组合方案。
P24抗原检测窗口期为2-3周,可早于抗体出现前发现感染。适用于高危暴露后早期筛查,但灵敏度低于核酸检测。抗原阳性需结合抗体检测确认,确诊后需进行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检测。治疗方案需包含两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加一种整合酶抑制剂,如阿巴卡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
HIV核酸检测窗口期最短7-14天,直接检测病毒RNA,适用于职业暴露或母婴阻断等紧急情况。灵敏度达95%以上,但成本较高。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阴性者仍需在6周后复查。早期治疗推荐使用比克替拉韦+恩曲他滨+丙酚替诺福韦等强化方案。
指尖血快速检测窗口期与三代试剂相当,15-20分钟出结果,适合应急筛查。但假阳性率较高,需实验室复检确认。自检阳性者应立即联系疾控中心,确诊后由定点医院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洛匹那韦等组合。
所有初筛阴性者需在窗口期结束后通常6-12周复查,持续高危行为者建议3个月后终检。暴露后72小时内可进行阻断治疗,使用拉替拉韦+恩曲他滨+替诺福韦等28天疗程。确诊患者需终身服药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艾滋病检测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护理重点包括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测CD4水平、预防机会性感染。日常接触不会传播病毒,患者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