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余气量FRC是平静呼气末残留在肺内的气体量,由补呼气量和残气量组成,反映肺部通气功能状态。
功能余气量是维持肺泡稳定性的关键指标,防止呼气末肺泡塌陷。数值异常可能提示阻塞性或限制性肺疾病,需结合肺活量、弥散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估。临床常用体描箱法或氮冲洗法测量。
FRC=ERV补呼气量+RV残气量。健康成人约为2500-3000ml,男性高于女性。可通过肺功能测试直接测得,其中RV需用氦稀释法或体积描记法特殊测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气道阻力增加导致气体滞留,FRC可增至4000ml以上。治疗需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严重者需无创通气。肺气肿患者可能需肺减容手术。
肺纤维化、胸廓畸形等限制性病变会使FRC低于1500ml。干预措施包括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肌训练,晚期考虑肺移植。术后患者因疼痛抑制呼吸也常见FRC下降,需加强镇痛和体位引流。
麻醉前评估重点关注FRC降低风险,肥胖患者FRC减少50%易出现低氧血症。术前建议戒烟、呼吸锻炼,术中采用PEEP通气。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可增加FRC改善氧合。
保持正常功能余气量需注重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日2次每次10分钟。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抗氧化剂丰富的深色蔬菜,避免高碳水饮食增加二氧化碳产量。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可增强肺功能,但COPD患者应避免寒冷干燥环境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有助于减少FRC夜间下降。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