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风疹初期表现为37.8-38.3℃低热,持续1-3天。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体温升高。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药物可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儿童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粉红色斑丘疹从面部开始扩散至全身,持续3天左右。病毒血症期病毒沉积皮肤真皮层引发炎症反应。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是典型体征,病毒刺激淋巴组织增生所致。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直径超过2cm需就医排除细菌感染,禁止挤压淋巴结。
成年患者可能出现指关节、膝关节肿痛,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关节腔引发炎症。休息时抬高患肢,疼痛明显可短期服用塞来昔布,配合红外线理疗。
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育龄女性建议孕前检测抗体。脑炎发生率约1/6000,出现头痛呕吐需立即住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联合脱水治疗。
发病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绿豆粥、冬瓜汤等清热食物,康复期适量进行八段锦锻炼。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触患者后72小时内可注射风疹免疫球蛋白预防。疫苗接种是最有效预防手段,麻腮风三联疫苗保护率达95%以上,儿童应在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患者隔离至出疹后7天,衣物用具需煮沸消毒。
2024-08-12
2024-08-12
2024-08-12
2024-08-12
2024-08-12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
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