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

发布时间: 2025-05-30 13:0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决定,次要影响因素包括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成分。渗透压维持主要依赖白蛋白的浓度与分子特性,其他蛋白贡献度不足20%。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

1、白蛋白主导:

白蛋白占血浆总蛋白的50%-60%,分子量较小约66kDa且带负电荷,能有效保留血管内水分。每1g/dL白蛋白可产生约5.4mmHg的胶体渗透压,是维持血管内外液体平衡的核心物质。肝功能异常或肾病综合征时白蛋白合成减少,会导致渗透压显著下降。

2、球蛋白影响:

α、β、γ球蛋白分子量较大160-900kDa,对渗透压的贡献仅为白蛋白的1/5。但在慢性炎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中球蛋白异常增高时,可能轻微提升总渗透压。免疫球蛋白输注治疗时需监测渗透压变化。

3、纤维蛋白原作用: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

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分子量340kDa,正常浓度2-4g/L,渗透压贡献约0.5mmHg。创伤、感染等急性期反应时浓度升高,可能短暂影响血浆渗透压,但持续时间较短。

4、病理蛋白干扰:

异常蛋白如本周蛋白轻链二聚体或巨球蛋白可通过占据血浆容量间接降低有效渗透压。这类情况常见于浆细胞病或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需通过血浆置换等特殊治疗干预。

5、其他微量蛋白:

补体系统蛋白、脂蛋白等总量不足血浆蛋白的5%,对渗透压影响可忽略。但在严重高脂血症或补体过度激活时,可能通过改变血浆黏度间接影响液体交换。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一血浆蛋白

日常可通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乳清蛋白维持白蛋白合成,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体重。肝硬化患者需限制动物蛋白改支链氨基酸补充,肾病患者应选择高生物价蛋白。定期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能更敏感反映营养状况,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有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出现下肢水肿或眼睑浮肿时应及时检查肝功能与尿蛋白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但其实它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简单来说,血浆胶体渗透压是指血液中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这种压力帮助保持血液中的水分不流失到组织间隙,从而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城市,血液是运输系统,而血浆胶体...[详细]
发布于 2024-12-06

最新推荐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凝血酶原时间10.9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9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具体范围可能因检测方法或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若未合并出血症状或其他异常指标,10.9秒一般无须特殊干预。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详细]
2025-09-17 13:16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怎么回事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抗凝药物使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治疗原发病、调整用药、输注血浆、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详细]
2025-09-17 10:47
凝血酶延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凝血酶时间延长通常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异常、肝素类物质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时间延长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综合评估。纤维蛋白原数量或质量异常是导...[详细]
2025-09-17 08:18
凝血酶原时间13.1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3.1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检测标准判断。若实验室参考范围为11-14秒,则13.1秒属于正常范围;若参考范围更窄或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1...[详细]
2025-09-17 05:49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或手术中难以止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轻度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仅表现为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日常...[详细]
2025-09-16 15:48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