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健康检查通常需要肝功能检测、肝脏超声、肝炎病毒筛查、肝脏弹性检测和肿瘤标志物检查五项核心项目。
通过抽取静脉血分析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谷丙转氨酶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总胆红素异常反映胆汁排泄功能,白蛋白水平下降可能预示慢性肝病。需空腹8小时以上检测,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
采用高频声波成像观察肝脏形态结构,可识别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等病变。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能清晰显示肝脏大小、边缘是否规整以及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对直径超过1厘米的肝肿瘤检出率可达90%。
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等血清学检测。乙肝五项可判断病毒感染状态,丙肝抗体阳性需进一步检测病毒RNA。我国约7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定期监测,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主要诱因之一。
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检测值超过7.4kPa提示明显纤维化,高于12.5kPa需警惕肝硬化。该检查能替代部分肝穿刺活检,特别适合慢性肝炎患者的病情监测。
甲胎蛋白异常升高与原发性肝癌相关,CA199对胆管癌诊断有参考价值。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单项指标升高可能受妊娠、活动性肝炎等因素干扰。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肝脏检查,有肝炎病史、长期饮酒、肥胖等高危人群应缩短筛查间隔。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油脂摄入,避免滥用药物。出现食欲减退、皮肤黄染、右上腹隐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肝病往往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是发现肝脏问题的有效手段。检查前3天需避免高脂饮食,肝功能检测当日早晨保持空腹状态,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医生对比分析。
2025-06-11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
2025-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