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穿刺结果报告单主要关注病理诊断、细胞学分类、结节性质描述、伴随炎症指标及临床建议五部分内容。报告单解读需结合Bethesda分级系统,明确结节良恶性风险。
报告单首项通常为病理诊断结论,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分为6类。I类为标本不满意需重新穿刺,II类为良性结节如胶质结节,III类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病变,IV类为滤泡性肿瘤,V类为可疑恶性,VI类则明确为恶性。临床处理方案直接依据该分级制定。
镜下细胞形态描述是判断关键。良性结节常见胶质团块与规则滤泡上皮细胞;可疑恶性会描述细胞核增大、核沟或核内假包涵体等特征。报告可能注明"Hurthle细胞改变"或"乳头状结构"等特殊发现,这些术语提示不同恶性风险。
报告会详细记录结节大小、囊实性成分比例及钙化情况。实性结节伴微钙化恶性风险较高,纯囊性结节多为良性。血流信号描述若出现"丰富紊乱血流",需警惕恶性可能。部分报告会附加弹性成像评分辅助判断。
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及嗜酸性变。报告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数值升高,提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可能影响结节性质判断。急性炎症期穿刺可能影响诊断准确性。
报告末尾会给出随访或处理建议。BethesdaIII类建议3-6个月超声复查,IV-V类通常推荐分子检测或手术切除。部分医院会附加BRAF基因检测结果,突变阳性强烈提示乳头状癌。建议栏可能注明是否需要内分泌科会诊。
拿到报告后应携带完整病历资料就诊内分泌科或甲状腺外科,医生将结合超声特征、肿瘤标志物及穿刺结果综合判断。良性结节建议每年复查超声,可疑恶性需完善甲状腺功能、颈部CT等检查。日常注意控制碘摄入量,避免颈部受压,观察有无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甲状腺功能稳定,突发颈部肿大或疼痛需及时复诊。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
202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