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口持续出血可通过直接压迫、清洁消毒、抬高患肢、使用止血敷料、及时就医五种方式处理。伤口难以止血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损伤、感染、药物影响、血小板异常等因素有关。
用干净纱布或无菌敷料紧压伤口至少10分钟,避免频繁查看。压力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临时血栓,适用于浅表性毛细血管出血。若血液渗透敷料,需叠加新敷料继续压迫而非更换。
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异物后,用碘伏或酒精棉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创面污染会增加感染风险,导致炎症反应延缓凝血。深度伤口需避免双氧水冲洗以防损伤组织。
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减少局部血流灌注。上肢出血可悬吊于胸前,下肢出血需平卧垫高。配合压迫法可使出血量减少40%以上。
明胶海绵或藻酸盐敷料能加速凝血酶激活。止血粉含沸石成分可吸附水分浓缩凝血因子,适用于渗血型伤口。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
压迫30分钟仍出血需排查血友病、肝硬化等疾病。伴随瘀斑、鼻衄或月经量多提示血小板减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者应检测凝血四项。
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浸泡伤口,保持敷料干燥。增加维生素K摄入如菠菜、动物肝脏可促进凝血因子合成。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愈合情况。日常备妥无菌纱布、弹性绷带等急救用品,定期检查家庭药箱物品有效期。创伤后两周内避免饮酒及辛辣食物,减少血管扩张风险。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
201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