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激素升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妊娠期、哺乳期、剧烈运动或应激状态下会出现生理性泌乳素升高。这类情况无需特殊治疗,消除诱因后激素水平可自行恢复。夜间睡眠时泌乳素分泌量可达白天的2-3倍,晨起检测可能出现暂时性偏高。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类抗精神病药、胃动力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干扰下丘脑调节功能。常见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氯丙嗪、氟哌啶醇等,停药后2-3周激素水平多能恢复正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催乳素水平。
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病理性因素,肿瘤压迫导致多巴胺抑制减弱。患者可能出现闭经、溢乳、视力障碍等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垂体占位病变,直径大于10毫米需考虑经蝶窦手术切除。
原发性甲减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具有刺激泌乳素分泌作用。伴随怕冷、乏力、体重增加等症状,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改善激素异常。
肾脏清除功能下降导致泌乳素代谢障碍,约30%透析患者存在高泌乳素血症。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需通过肾脏替代治疗改善整体状况。
建议存在月经紊乱、非哺乳期溢乳症状者进行垂体MRI检查。日常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激素平衡。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坚果,但需注意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改善内分泌调节功能。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5-02
201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