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五分类检查通常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及血细胞比容五项基础指标,同时涵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白细胞亚群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白细胞五分类计数、红细胞相关参数、血小板体积分布等。
通过激光散射技术将白细胞细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提示过敏或寄生虫感染。仪器可检测各类细胞绝对值与百分比。
包含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三项基础数据,同时测定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等衍生指标。这些参数能有效筛查贫血类型,如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大细胞性贫血多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
除血小板计数外,还分析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参数。血小板减少可能提示造血功能障碍,体积增大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动态监测对评估出血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部分高端仪器可检测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程度。该指标对贫血治疗效果评估、造血系统疾病早期诊断具有特殊意义,数值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或出血后恢复期。
五分类技术能识别外周血中的异常细胞,如原始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等。这些发现可能提示血液系统疾病,需结合骨髓穿刺进一步确诊。某些仪器还可检测有核红细胞,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有帮助。
体检前应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女性经期可能干扰血小板检测,建议避开生理期检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需提前告知日常注意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铁、叶酸的食物如瘦肉、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正常血液指标。定期进行全血检查能早期发现血液系统异常,建议健康人群每年检查一次,慢性病患者遵医嘱增加检测频率。
2011-08-29
2011-08-29
2011-08-29
2011-08-29
2011-08-29
2011-08-29
2011-08-26
2011-08-26
2011-08-26
201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