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血浆晶体渗透压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5-07-24 12:0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形成,包括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溶解于血浆中产生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1、电解质作用:

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是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贡献者。这些带电粒子在血浆中保持一定浓度,通过电荷吸引水分子形成渗透压。钠离子在细胞外液中的浓度约为135-145mmol/L,是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核心因素。

2、小分子有机物:

葡萄糖、氨基酸、尿素等小分子有机物也参与渗透压形成。血糖浓度正常维持在3.9-6.1mmol/L,这些溶解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浓度梯度产生渗透作用。尿素作为蛋白质代谢终产物,其浓度变化也会影响血浆渗透压。

3、浓度梯度维持:

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晶体物质浓度差是渗透压形成的物理基础。毛细血管壁的半透膜特性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限制大分子物质移动,这种选择性通透性使晶体物质能持续产生渗透压。

4、肾脏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水盐排泄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稳定。当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触发抗利尿激素分泌,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渗透压降低时则抑制该激素释放,增加水分排出。

5、反馈调节机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构成完整的渗透压调节系统。渗透压变化被下丘脑感受后,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调节饮水行为和肾脏功能,形成负反馈循环,使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在280-310mOsm/kg的生理范围。

保持血浆晶体渗透压稳定需要关注日常水盐摄入平衡。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ml,适量补充含钠、钾的天然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长期高盐饮食或过度限制水分摄入,运动后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定期体检中的电解质检查和肾功能评估有助于早期发现渗透压异常。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需注意监测血液生化指标,预防脱水或水中毒等情况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血浆渗透压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的概念
血浆渗透压是一个听起来有些神秘的词汇,但其实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简单来说,血浆渗透压是指血液中溶质(如钠、钾、葡萄糖等)所产生的渗透压力,它帮助维持细胞内外液体的平衡。想象一下,它就像是一个调节水龙头的阀门,确保我们的细胞不至于因为水分过多而胀破,也不会因为水分...[详细]
发布于 2024-12-13

最新推荐

凝血酶原时间10.8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8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估外源性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但不同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试剂可能导致参考范围略有差异。凝血酶原时间主要反映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活性...[详细]
2025-09-19 05:24
凝血四项报告单一年内有效吗
凝血四项报告单的有效期一般为3-6个月,超过一年通常需要重新检测。凝血功能可能因疾病、药物或生理变化而发生改变,长期未更新的报告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当前身体状况。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详细]
2025-09-18 15:24
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哪些疾病
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肝硬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抗凝药物使用等疾病或情况。凝血时间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异常、抗凝物质增多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1.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遗传...[详细]
2025-09-18 13:00
凝血酶时间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凝血酶时间正常值范围是14-21秒,具体数值可能因检测方法、仪器差异略有波动。凝血酶时间主要用于评估纤维蛋白原功能及抗凝物质的影响。采用凝固法检测时,健康成年人结果通常在14-21秒区间。当使用不同试剂或设备时,实验室会建立...[详细]
2025-09-18 10:36
发生高危行为后多久可以检测
发生高危行为后,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2-6周,具体时间与检测方法有关。高危行为后2周可进行核酸检测,3周后可进行抗原抗体联合检测,6周后可进行抗体检测。核酸检测是检测艾滋病病毒核酸的技术,窗口期较短,高危行为后1-2...[详细]
2025-09-18 08:12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