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哪里

发布时间: 2025-07-16 12:2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的蛋白质产生,其中白蛋白贡献最大,约占75%-80%,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分别占15%-20%和5%。影响渗透压的因素包括蛋白质浓度、分子大小及电荷特性。

1、白蛋白主导:

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分子量较小且带负电荷,能有效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肝脏合成不足或肾病导致丢失时,胶体渗透压显著下降,可能引发组织水肿。

2、球蛋白辅助:

α、β、γ球蛋白通过协同作用参与渗透压调节。免疫球蛋白虽分子量较大,但在炎症反应中浓度升高时,对渗透压的短期维持具有补充作用。

3、纤维蛋白原作用:

作为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在血浆中浓度较低,但其大分子特性仍贡献约5%的渗透压。创伤或感染时水平升高,可能短暂影响血液渗透平衡。

4、电荷效应:

蛋白质分子表面的负电荷能吸引阳离子形成水化层,增强渗透压效应。白蛋白每分子可携带18个负电荷,这种特性使其成为最有效的渗透压维持物质。

5、病理影响:

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合成减少,肾病综合征患者蛋白质丢失,均可导致胶体渗透压降低。监测血清蛋白电泳有助于评估渗透压异常风险。

维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需关注蛋白质代谢平衡。建议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鱼类、蛋清及豆制品。适度有氧运动可促进肝脏蛋白合成功能,避免长时间站立预防下肢水肿。肝功能异常或慢性肾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干预或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但其实它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简单来说,血浆胶体渗透压是指血液中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这种压力帮助保持血液中的水分不流失到组织间隙,从而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城市,血液是运输系统,而血浆胶体...[详细]
发布于 2024-12-06

最新推荐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凝血酶原时间10.9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9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具体范围可能因检测方法或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若未合并出血症状或其他异常指标,10.9秒一般无须特殊干预。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详细]
2025-09-17 13:16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怎么回事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抗凝药物使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治疗原发病、调整用药、输注血浆、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详细]
2025-09-17 10:47
凝血酶延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凝血酶时间延长通常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异常、肝素类物质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时间延长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综合评估。纤维蛋白原数量或质量异常是导...[详细]
2025-09-17 08:18
凝血酶原时间13.1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3.1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检测标准判断。若实验室参考范围为11-14秒,则13.1秒属于正常范围;若参考范围更窄或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1...[详细]
2025-09-17 05:49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或手术中难以止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轻度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仅表现为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日常...[详细]
2025-09-16 15:48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