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干什么用的

发布时间: 2025-06-07 06: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主要用于评估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状态,临床意义包括监测血栓性疾病、判断DIC进展、评估溶栓治疗效果、辅助诊断产科并发症、筛查遗传性纤溶异常。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干什么用的

1、监测血栓性疾病: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水平升高提示体内存在异常凝血活动,对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疾病具有预警价值。急性血栓形成时,FDP数值常超过参考值5-10倍,动态监测可反映抗凝治疗效果。

2、判断DIC进展: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FDP与D-二聚体同步升高,是诊断重要指标。FDP>20μg/ml且持续上升提示纤溶亢进,需结合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判断DIC分期,指导血浆置换等治疗决策。

3、评估溶栓疗效: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干什么用的

急性心梗溶栓后2-4小时FDP可达峰值,有效溶栓时数值常超过400μg/ml。治疗中FDP未达预期水平可能提示溶栓药物剂量不足或血栓机化,需调整给药方案。

4、产科并发症预警:

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产科急症会导致FDP急剧升高。妊娠期FDP>10μg/ml需警惕子痫前期风险,分娩后持续高值可能提示子宫收缩不良或隐匿性出血。

5、筛查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纤溶酶原缺乏症等遗传病表现为FDP基础值异常,需结合基因检测确诊。部分肝硬化患者因肝脏清除能力下降,可能出现假阳性升高现象。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干什么用的

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避免脂血干扰,采血时避免反复穿刺激活凝血。异常结果需结合D-二聚体、凝血四项等综合分析,孕妇及术后患者应有专用参考区间。日常建议控制血压血糖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适量补充维生素K维持凝血因子合成,避免长期卧床预防静脉淤血。高龄或家族血栓史人群建议每年检查凝血功能,突发肢体肿胀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检测FDP排除血栓事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什么是血浆纤维蛋白原
什么是血浆纤维蛋白原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重要的血液蛋白质,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简单来说,纤维蛋白原是血液凝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当我们受伤时,身体需要快速修复,这时候纤维蛋白原就会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帮助血液凝固,阻止出血。这一过程就像在伤口上快速织了一张网,防止血...[详细]
发布于 2024-12-09

最新推荐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凝血酶原时间10.9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9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具体范围可能因检测方法或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若未合并出血症状或其他异常指标,10.9秒一般无须特殊干预。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详细]
2025-09-17 13:16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怎么回事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抗凝药物使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治疗原发病、调整用药、输注血浆、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详细]
2025-09-17 10:47
凝血酶延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凝血酶时间延长通常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异常、肝素类物质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时间延长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综合评估。纤维蛋白原数量或质量异常是导...[详细]
2025-09-17 08:18
凝血酶原时间13.1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3.1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检测标准判断。若实验室参考范围为11-14秒,则13.1秒属于正常范围;若参考范围更窄或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1...[详细]
2025-09-17 05:49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或手术中难以止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轻度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仅表现为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日常...[详细]
2025-09-16 15:48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