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姆与三乙醇胺形成凝胶主要基于酸碱中和反应与高分子交联作用,两者结合后产生三维网状结构。关键因素包括卡波姆的羧基解离、三乙醇胺的碱性中和、氢键形成、分子链缠绕以及电荷平衡。
卡波姆分子中的羧基-COOH在弱碱性环境下解离为带负电的羧酸根-COO⁻,三乙醇胺作为有机碱提供羟基-OH进行中和反应。该过程降低卡波姆分子间静电排斥力,促进分子链相互靠近。
三乙醇胺的羟基与卡波姆羧基形成氢键网络,同时卡波姆分子链上的醚键-O-参与氢键构建。这种次级键力使线性高分子链形成稳定交联点,构成凝胶骨架结构。
中和反应后卡波姆分子链伸展度降低,螺旋状结构更易发生物理缠绕。三乙醇胺的短链结构穿插于卡波姆长链间,通过空间位阻效应增强体系黏弹性。
三乙醇胺中和卡波姆负电荷后,体系达到电中性状态。电荷屏蔽效应减弱高分子链间库仑斥力,促使分子链通过范德华力聚集,实现溶胶-凝胶转变。
反应生成的三乙醇胺卡波姆盐具有强亲水性,其分子中醚键和羟基通过水分子桥接形成水合层。这种水合网络进一步固定三维结构,增强凝胶持水性与稳定性。
实际应用中需控制三乙醇胺添加比例,过量碱剂可能导致过度中和破坏凝胶结构。建议在配制时采用梯度添加法,先将卡波姆分散于冷水中溶胀,再缓慢滴加三乙醇胺溶液并持续搅拌。温度宜保持在25-30℃以优化反应速率,最终pH值控制在6-8区间可获得最佳凝胶强度。储存时应避免高温或强光环境,防止高分子链降解影响凝胶性能。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
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