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D血型阳性是指人体红细胞表面存在RHD抗原,属于常见的血型分类结果。RHD血型系统与ABO血型系统共同构成临床输血的重要依据,阳性结果通常无须特殊干预,但需在妊娠或输血前明确血型以避免免疫反应。
RHD血型由位于1号染色体的RHD基因决定,阳性为显性遗传。若父母双方至少有一方携带RHD基因,子女可能表现为阳性。该血型在亚洲人群中的阳性率超过90%,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建议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在孕前进行血型基因检测。
RHD阴性孕妇怀有RHD阳性胎儿时可能发生母胎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溶血性贫血。孕期需通过抗D免疫球蛋白注射预防致敏反应。产后需对新生儿进行胆红素检测,必要时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RHD阳性受血者原则上不能接受RHD阴性血液,否则可能引发输血反应。临床输血前需完成交叉配血试验,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建议献血者与受血者均需完善血型抗原筛查。
非洲人群RHD阳性率接近100%,欧洲约为85%,部分族群存在RHD基因变异型。我国汉族人群阳性率约99.7%,少数民族中藏族阳性率略低。血型检测时应结合民族背景综合判断。
极少数情况可能检测到弱D型或部分D型,这类变异抗原需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弱D型个体作为受血者按阳性处理,作为供血者则按阴性标准执行。建议疑难血型者前往专业血液中心复检。
RHD血型阳性者日常无须特殊护理,但应随身携带血型信息卡。计划妊娠女性建议孕前三个月完成血型抗体筛查,避免摄入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食物。定期献血有助于更新血型档案,献血前24小时需保持充足睡眠并避免高脂饮食。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