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项目。这些指标可评估贫血、感染、炎症、血液病等健康状况,是体检中最基础的筛查手段。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主要用于判断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其数量或质量异常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携氧蛋白,数值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等情况。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能反映感染或免疫状态。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考虑过敏或寄生虫感染。血小板计数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数值过低增加出血风险,过高则需警惕血栓形成。部分医院还会在血常规中加入网织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等衍生参数,进一步细化贫血分类或骨髓功能评估。
血液常规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空腹8-12小时结果更准确。女性月经期可能影响红细胞相关指标,检查前需告知医生。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干扰血小板功能检测,需提前与医生沟通用药史。采血后按压针眼5分钟防止淤青,若出现持续肿胀或疼痛应及时就医。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稳定血象,适量补充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可预防营养性贫血。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查,有慢性病或异常症状者需遵医嘱增加检测频率。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
202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