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生成素和黄体素不一样,两者是作用机制不同的激素。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促进排卵和黄体形成;黄体素由卵巢黄体分泌,主要维持妊娠和子宫内膜稳定。
黄体生成素是垂体前叶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属于促性腺激素的一种。在女性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高峰会触发卵泡破裂排卵,并促使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黄体生成素还能刺激黄体分泌孕激素,对维持早期妊娠有重要作用。男性体内黄体生成素可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
黄体素即孕酮,是由卵巢黄体细胞分泌的类固醇激素。排卵后黄体开始大量分泌黄体素,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若未受孕,黄体退化导致黄体素水平下降引发月经;若受孕,黄体素会持续分泌以维持妊娠状态,抑制子宫收缩并促进乳腺发育。
黄体生成素由脑垂体分泌,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节;黄体素由卵巢黄体分泌,妊娠后胎盘也可产生。两者虽名称相似但来源不同,黄体生成素属于肽类激素,黄体素属于甾体激素,化学结构和生理功能均有本质区别。
检测黄体生成素可评估垂体功能和排卵时机,常用于不孕症诊断和辅助生殖监测;检测黄体素可判断黄体功能、早期妊娠情况及先兆流产风险。临床常联合检测两者以全面评估女性生殖内分泌状态,但二者参考值范围和临床解读标准完全不同。
黄体生成素通过调控黄体发育间接影响黄体素分泌,两者形成级联调控关系。黄体生成素不足会导致黄体发育不良,引起黄体素分泌减少;而黄体功能不足时,即使黄体生成素正常也无法产生足量黄体素,这种动态平衡对维持正常月经周期至关重要。
建议有生殖健康问题的女性在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性激素六项,包含黄体生成素和黄体素指标。日常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维持内分泌平衡,避免过度节食或肥胖影响激素分泌。若出现月经紊乱、不孕或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激素检测与评估。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