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酮与黄体生成素是女性生殖激素系统中的关键物质,两者在月经周期和妊娠维持中具有协同作用。黄体生成素由垂体分泌,主要刺激卵巢黄体形成并促进孕酮分泌;孕酮则由黄体或胎盘产生,负责子宫内膜转化和妊娠支持。
黄体生成素属于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通过脉冲式释放调控卵巢功能。孕酮是卵巢黄体细胞和妊娠期胎盘合体滋养层细胞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其分泌直接受黄体生成素水平影响。两者构成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反馈调节环路。
黄体生成素在月经中期达到峰值触发排卵,促使卵泡转变为黄体。孕酮则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创造环境。妊娠后孕酮抑制子宫收缩,维持蜕膜稳定性,这些功能均需黄体生成素的持续刺激。
卵泡期黄体生成素维持基础水平,孕酮分泌极少。排卵前24-36小时黄体生成素骤升诱导卵泡破裂,排卵后黄体形成促使孕酮水平逐渐升高。若未受孕,黄体退化导致两者水平同步下降引发月经来潮。
成功妊娠后,黄体生成素通过支持黄体功能维持孕酮分泌至妊娠7-9周。此后胎盘取代黄体成为孕酮主要来源,此时黄体生成素作用减弱但仍参与激素平衡调节,两者共同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黄体生成素不足会导致黄体功能不全和孕酮分泌缺陷,引发不孕或早期流产。监测两者比值可评估黄体功能,体外受精周期中需同步补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黄体酮制剂模拟生理激素环境。
备孕女性可通过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维持激素平衡,适量摄入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黄体功能。建议月经不调或反复流产者进行激素六项检测,包括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孕酮与黄体生成素水平测定。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的hypothalamicamenorrhea影响激素分泌。发现异常需在生殖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调理,不可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