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热门话题 > 入职体检 > 正文

绝经后女性要关注"三高" 这个病不得不防

发布时间: 2021-11-23 09:5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要像关注‘三高’一样关注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同时要对骨质疏松症疾病进行科学管理”。目前,全球每3秒钟就会发生1例脆性骨折;在2012-2022年期间,预计中国每年骨质疏松相关骨折总数增加155%。10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国主题为:强健骨骼,远离骨折。

绝经后女性要关注

骨质疏松症女性发病率是男性4-6倍,绝经期后发病率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属于一种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多发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于体力劳动者。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椎体、髋部和腕部,骨折后1年内因各种并发症的死亡率可达15%~20%,50%以上的幸存者会遗留终生残疾。

专家对记者表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如果不骨折,大家一般不太重视,门诊患者也是按照日常方式处理。然而,这类患者一旦发生骨折,会给家庭、社会、公共卫生带来很大损失,特别是患者自身非常痛苦。”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首个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与65岁以上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农村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城市发病率高。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6倍,65岁以上女性发病率超50%。特别在女性50岁左右绝经期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会明显增加。

专家告诉记者,骨质疏松症常常无声无息就悄悄而来,患病后可导致身高下降、驼背、骨痛,最严重还会发生脆性骨折。脆性骨折就是站立的高度和较低处的跌倒都会造成骨折,严重情况下有时咳嗽一下就造成了椎体骨折。因为骨质疏松会导致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所以在日常生活或受到轻微外伤时,就容易发生骨折。此外,还有桡骨远端和髋骨骨折。从统计学数据观察,如果一旦发生椎体、四肢、髋关节等各部位脆性骨折,患者生命周期明显比自然生存的人要短得多。

专家指出,女性绝经期后第一年失去骨量是7%。男性骨量流失比女性少,因为男性本身骨总量比女性多,且由于劳动负荷等原因,男性的骨结构与女性不同,所以男性骨质疏松症发展速度会比女性慢很多。性别影响在城市和农村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没有特别大变化。女性18岁达到最大骨量,而男性20岁达到最大骨量。之后,男性和女性继续发展少量骨量,但男性更多于女性。

雌激素变化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脆性骨折女性占比约79%

骨质疏松症和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改变密切相关。由于骨量低而致骨密度降低,绝经前妇女因潜在健康状况或药物等因素皆可导致骨质流失;另外,一些孕妇在怀孕期间有暂时性骨质疏松症等所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脆性骨折会消耗大量医疗资源,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牵累整个家庭。专家说,仅有20%髋部骨折患者可恢复到骨折前生活状态,有50%无法恢复,更可悲的是还有约25%的患者在1年内就去世了。此外,骨折还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经济损失,一次髋部骨折直接产生的医疗费用约为3万元。

统计显示,2015年有近270万例次骨折,到2035年预计会发生483万多例次骨折,2050年大约599万例次,其中女性占比约79%。

检测骨密度和正规治疗可减少骨折,规范化社区管理流程可以预防二次骨折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方法。数据显示,在所有骨质疏松症的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中,做过骨密度检测的只有总人数的20%,此外,仅有36%的患者获得诊断,6.5%的患者接受正规抗骨质疏松症治疗。

绝经后女性要关注

“目前中国只有24%的患者在发生脆性骨折后得到规范治疗,这中间还有很大差距。”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主要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都有非常清晰的主诊科室和主要治疗科室,但对于骨质疏松症,医院里往往没有一个专门科室,而是分散在多个科室。比方说,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分散在妇科、内分泌科、骨科,另外老年科、放射科也和骨质疏松症治疗有很多关系。因此骨质疏松症是需要跨学科管理,针对患者做针对性治疗,比如说绝经后妇女需要做激素治疗,内分泌要做骨代谢调整。为此,专家呼吁:“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改变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格局。”。

绝经后女性要关注

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女性骨折患者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第一次骨折出院后,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等原因,有些患者出现二次骨折,因此我国一些医院目前都在探索脆性骨折后的管理模式,包括骨折患者回到社区后的活动、理疗、后续的康复和进一步治疗,由谁来监督、督促和管理等。目前在国外比较成功的骨质疏松症管理项目是“骨折联络服务”(FLS),这个项目专注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患者出院以后有规范化管理流程,有人随访、管理、督促其回医院复查并进行康复治疗。

专家认为,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长期管理,一定要让政府相关部门参加,在政府、医生、社会各方的共同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目前,国家卫生发展中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安进中国携手发起的“骨力计划”将在近期启动,为“健康中国2030”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女人不得不防的几种男人
女人不得不防的几种男人
每个女人喜欢的男人类型都不同的!比如阳光帅气,成熟稳重,有责任心等等。而有些男人疑神疑鬼、小心眼、谎话连篇……让很多女人不能忍受。这个世界总是这样,好男人一大把,坏男人也不少。然而,必然会有适合你的爱人存在,遗憾的是有的男人你却永远无法与他...[详细]
发布于 2017-10-31

最新推荐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多少钱一支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一般每支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药品规格、生产厂家、地区差异、购买渠道、医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品规格:不同规格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价格差异较大。常见的75单位、150单位等规格中,剂量越高单价通常...[详细]
2025-06-28 15:18
促排卵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促排卵针并非一旦开始就必须持续使用,是否停药需根据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及医生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卵泡成熟度、子宫内膜状态、激素反馈机制、个体耐受性以及多胎妊娠风险。1、卵泡监测:停药关键取决于超声监测下卵泡发育状态。当主导卵泡直径达...[详细]
2025-06-28 15:15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指什么检查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指标,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产前检查项目。主要筛查指标包括甲胎蛋白、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等,用于初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1、检测原理:母体...[详细]
2025-06-28 15:11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标志物,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风险的常规检查项目。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游离β-hCG、PAPP-A、AFP、uE3、抑制素A等,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因素综合计算风险值。1、筛查原理:母...[详细]
2025-06-28 15:07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检测妊娠相关激素水平和胎儿发育风险指标,包括血清β-hCG、PAPP-A及超声NT测量三项核心项目。筛查结果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如唐氏综合征、胚胎发育状态及妊娠并发症可能性。1、β-hCG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详细]
2025-06-28 15:03
早中孕联合筛查可以吃早饭吗
早中孕联合筛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时,不能吃早饭。这项检查包含空腹血糖、肝功能等需空腹采血的项目,进食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1、空腹要求:早中孕联合筛查通常包含孕早期NT超声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两部分。血清学筛查涉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详细]
2025-06-28 15:00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是什么时候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通常在妊娠11-13周+6天进行早期筛查,15-20周进行中期筛查。联合筛查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关键时间节点包括早期NT测量、中期唐氏筛查等。1、早期筛查:妊娠11-13周+6天需完成早期筛查...[详细]
2025-06-28 14:56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