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热门话题 > 入职体检 > 正文

这些行为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真的会致人死亡吗

发布时间: 2021-12-02 15:4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一种症状,在高温并高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轻者可能有头晕、无力呕吐等表现,重者可发生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热休克等,如果发现或者处置不及时,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对中暑决不能掉以轻心。下面跟随了解一下吧!

这些行为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真的会致人死亡吗

容易引发中暑的行为

1、坐在木头上。夏天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季节,同时雨水量也十分丰沛,夏天室外的木质椅子经过高温的晾晒再浇过雨水,就会散发出湿热之气,久坐容易中暑。

2、夜晚在户外露宿,夏季十分炎热,人的汗液大量分泌,如果在户外露宿,就会受到晚风的侵袭,一冷一热交替作用,容易导致头痛、中暑。

3、吃冰凉的食物,夏天气温高,很多人都喜欢吃冰冻的食物解暑,其实这种行为很可能导致中暑。因为人体内温度本来就高,夏季难以散发,如果突然吃冰冻的食物会导致机体受到刺激,胃肠也发生痉挛。

这些行为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真的会致人死亡吗

4、忽略午睡,午睡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能使身体的到休息,炎热的夏天进行午睡也是令身体降温的方式之一。如果不进行午睡,体内能量消耗得不到补充,再加上夏季高温,人会变得异常疲惫,容易晕厥。

5、风扇直吹,虽然夏天体温较高,如果一直对着电风扇或空调直吹,会使汗液无法分泌,或者导致受寒,更容易发生中暑。

6、大量饮水,有的人在夏天运动之后喜欢喝下大量水,觉得可以解渴、补充水分。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导致中暑、心慌、气促,所以应该少量多次地喝水。

7、室内外温差大,很多人喜欢在炎热的夏天呆在室内,将空调温度开得很低,殊不知在这样的室内呆久了,一旦出到室外,就非常容易中暑。这是因为机体无法及时自我调节,无法适应过大的温差。

中暑为什么会死人?

中暑死人是由于高温引起身体机能失常,从而使人身中枢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而引发死亡。正常人体体温波动范围很窄,构成人体的细胞只有在37度左右才能存活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高温持续42度以上不退时,就会出现蛋白变性、功能失活,甚至出现细胞坏死。

比如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或死亡,就会引发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卒中等,导致人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直至死亡;心肌细胞也会出现功能障碍或死亡,导致心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既不能保证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也降低了通过促进血液流动来散热的功能,体内热量更难以散发。疾病累及到肝脏,会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直至肝功能衰竭;累及肾脏,加上血液容量降低、循环衰竭,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累及肌肉,加上意识障碍导致的固定部位的肌肉受压损害,会出现肌肉坏死(横纹肌溶解综合征),随后也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等。

这一切都是因为散热障碍,超出人体体温调节范围,才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后果。上述的各种脏器功能衰竭,以及电解质异常、酸中毒等,彼此相互影响,恶性循环,完全可能将生命置于危险的边缘。因此,中暑治疗的核心原则就是快速降温。

中暑了怎么办?

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中暑,在此条件下进行高强度运动、比赛、劳动也容易发生中暑。老年人、孩童、体弱者没有高强度活动也容易中暑。三伏天某些产妇长衣长袖捂被子,也容易中暑。

这些行为容易引发中暑 中暑真的会致人死亡吗

发生中暑,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日晒环境,至阴凉处、通风处静卧,避免高强度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有条件的要将病人置于空调环境,争取去掉衣物以帮助散热。神志清楚者及时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如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轻者经以上处理即可恢复,重者需要至医院诊治。

中暑高热者要迅速降低核心体温(测量肛温或耳温),争取在半小时左右将核心温度降至39度以下,同时注意生命体征、神志变化及各脏器功能状况,早期发现并处置并发症。医生会抽血检查多种生理指标,以及进行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其目的就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遏制脏器功能障碍的进一步发展。降温多主张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将身体(头部除外)浸于4℃水中降温,但这种冷水会让神志清楚者感到非常不适,也要避免将体温降得过低;或者去除衣物,身上洒上温水,用风扇吹风加强蒸发降温。目前这两种降温方式效果最好。

要注意,中暑的高热并不等同于炎症的“发热”(即我们平时说的“发烧”),因此不建议使用常用的解热药物(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另外,也不建议酒精擦浴。

如何预防中暑?

高温中暑重在预防。如改善高温、高湿的作业条件,加强隔热、通风、遮阳等降温措施,外出时注意遮阳;适当多喝含盐清凉饮料,而不是口渴后才补充水分;注意饮食和休息,休息不足、疲劳和饥饿条件下也容易发生中暑;使用空调降温,或多次到空调环境降低体温,即使短时间在空调环境留滞,也会大幅度减少热休克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体弱者等机体调节能力差的人群,但使用空调时也要避免空调风直吹或者温度调得过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中暑死亡属于意外吗
中暑死亡属于意外吗
中暑死亡属于意外吗?随着高温天气的来临,很多人担心出门工作容易中暑,特别是外卖员、快递员等行业。如果中暑死亡,这个时候算不算工伤,属不属于意外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暑死亡属于意外吗中暑不是意外伤害,其死亡没有适用意外伤害保险赔偿的事实前提,也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意外。1.从...[详细]
发布于 2024-10-21

最新推荐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多少钱一支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一般每支价格在200元到1000元之间,实际费用受到药品规格、生产厂家、地区差异、购买渠道、医保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品规格:不同规格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价格差异较大。常见的75单位、150单位等规格中,剂量越高单价通常...[详细]
2025-06-28 15:18
促排卵针一旦打了就不能停吗
促排卵针并非一旦开始就必须持续使用,是否停药需根据卵泡发育情况、激素水平及医生评估决定。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卵泡成熟度、子宫内膜状态、激素反馈机制、个体耐受性以及多胎妊娠风险。1、卵泡监测:停药关键取决于超声监测下卵泡发育状态。当主导卵泡直径达...[详细]
2025-06-28 15:15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指什么检查
母体血清学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指标,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的产前检查项目。主要筛查指标包括甲胎蛋白、游离β-hCG、游离雌三醇等,用于初步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神经管缺陷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1、检测原理:母体...[详细]
2025-06-28 15:11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什么
孕期母血清学产前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液检测特定生化标志物,评估胎儿患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风险的常规检查项目。筛查指标主要包括游离β-hCG、PAPP-A、AFP、uE3、抑制素A等,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因素综合计算风险值。1、筛查原理:母...[详细]
2025-06-28 15:07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是检查什么
早孕联合筛查主要检测妊娠相关激素水平和胎儿发育风险指标,包括血清β-hCG、PAPP-A及超声NT测量三项核心项目。筛查结果主要用于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如唐氏综合征、胚胎发育状态及妊娠并发症可能性。1、β-hCG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详细]
2025-06-28 15:03
早中孕联合筛查可以吃早饭吗
早中孕联合筛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时,不能吃早饭。这项检查包含空腹血糖、肝功能等需空腹采血的项目,进食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1、空腹要求:早中孕联合筛查通常包含孕早期NT超声和孕中期血清学筛查两部分。血清学筛查涉及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生化指...[详细]
2025-06-28 15:00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是什么时候
孕早中期联合筛查通常在妊娠11-13周+6天进行早期筛查,15-20周进行中期筛查。联合筛查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关键时间节点包括早期NT测量、中期唐氏筛查等。1、早期筛查:妊娠11-13周+6天需完成早期筛查...[详细]
2025-06-28 14:56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