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知识 > 正文

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

发布时间: 2022-04-03 09:0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北京一所民营机构进行体检时,接受了“亚健康检测”,该项目检查医师说,记者的亚健康状况已经很严重,建议再付费添加套餐外的项目找出导致疲劳的原因。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

但其实,所谓的亚健康检查是根据磁震荡原理,通过检测人体磁场频率,来显示人体的疲劳程度,其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欠佳,根本没有被医学界认同。而且,“亚健康”的概念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时下,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上的体检机构遍地开花,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都争抢这块“大蛋糕”。体检项目套路大于实效,健康体检注意这些误区

事实上,很多疾病在早期可以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例如慢性肾病,就是在美国漏诊、漏治率都高达6成,患者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机会。在中国,多数患者初次就诊时病情已进入肾衰竭阶段,同时常常合并多种并发症。

靠感觉来发现疾病往往已经晚了,更重要的是在身体尚无明显病痛出现前,对全身各重要器官做筛检、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健康体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各机构的体检套餐种类繁多,使人眼花缭乱。有些体检机构还会利用受检者的医学知识不足,给受检者推荐一些看似很有作用、很高大上,实则意义不大的检查项目,以获取丰厚利润。

体检套路那么深,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按年龄、价钱定套餐

一般来说,年纪越大,所需要检查的项目会越多,甚至有个说法是体检费用大概是“年龄乘10”就可以达到体检目的了。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其实,这样的简单推算仅仅针对最基础的检查,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而体检的套餐,只是把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项目集中在一起,方便集体检查,但针对性不强。

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疾病的高风险人群,如长期吸烟的人需格外关注肺癌,有慢性肝炎病史的需注意肝癌的风险,20-40岁的女性可以做乳腺B超,40岁以上则应做乳腺钼靶。

所以,体检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按个人情况制定套餐,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单项做进一步检查,也并不是检查项目越多越好。

误区二:定期体检就是每年来一次

如果是针对慢性病,一年一次就行了。但对于癌症,其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体检的间隔时期也随之不同。

大肠癌从息肉发展到腺瘤再到癌变,往往需要经过10年,在这10年间进行检查一般都能做到早发现和早诊断。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因此,针对结直肠癌的肠镜可以在50岁后开始筛查,以后每5~10年做一次即可。

而肝癌的进展很快,即便是1年1次检查也很难保证肝癌的早期发现,因此肝癌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就需要进行一次体检。

针对肺癌的筛查,建议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胃癌和食道癌建议50岁开始检查筛查,以后每间隔3~5年再检查。

误区三:期望小检查发现大问题

体检项目中,有些项目的作用是被夸大的。原因多是机构缺乏相应设备,就给受检者营造低价、全面、性价比高的感觉。

例如拍X光片,其实很难发现早期肺癌,能看出来的通常都是中晚期。高危人群(长期吸烟史、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慢阻肺或结核史、肺癌家族史)要想有效筛查肺癌,最好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其射线量低、分辨率较高,对发现早期肺癌很有意义。

远红外线检测查乳腺癌,检测结果可能存在较大误差。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早期筛查乳腺癌,最好通过乳腺自检、B超,或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

误区四:特别高大上是检查

有些体检机构会为受检者建议一些特别高大上、昂贵的检查,这个时候就要多留个心眼。

例如PET-CT全身扫描,声称可以发现全身上下直径大于5毫米的肿瘤。事实上,基于其辐射量和费用考虑,PET-CT并不适合作为普通的体检项目。更多的是用于癌症患者的评估和治疗,还有在其他手段不尽如人意情况下的选择。经济较好的高危人群可以3年做一次,但也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必要的防癌筛查。

又例如肿瘤基因检测,其实存在很大争议。很多癌症的发生是多基因以及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便通过基因筛查判断出某些肿瘤的发病风险比较高,也没有特别的干预手段可以消除这种风险,还是需要进行定期的筛查,戒除不良生活方式;肿瘤基因筛查还可能给人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得不偿失。

误区五:怕麻烦医生

体检后要认真阅读体检报告,是否提示了某方面的问题,是否有警告标志,还要看项目的含义。如有异常,建议用颜色笔划上,提高警惕。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更重要的是,要及时咨询医生,并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食物耐受等信息告知医生。医生不仅可以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分析、提醒你,给你有用的建议,还能告诉你,你所检查的项目是不是齐全。

误区六:体检正常就是健康

即便没查出什么问题,也不代表身体很健康。一次体检,仅代表当时被检查到的身体部位没有异常情况,那些没有被检查到的身体部位无法保证。而且,人体处于动态,今天没病不等于明天不生病。所以,我们更重要的是根据体检反映的情况,从心理、运动、营养、睡眠、食物链、环境、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开始进行健康管理。体检项目套路大于实效,健康体检注意这些误区

误区七:数据与参考值不同就是有病

医学上所谓的正常,一般是统计学通过大样本人群调查,把95%的人所处的范围当作是正常而制定出来的指标,剩下的5%有部分也是正常的,所以,指标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

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一点,一般高于正常值一倍以上才是明显异常。要诊断疾病,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医生提出意见之前,普通人千万不要因为某些项目数据异常就先给自己扣上有病的帽子。普通消费者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健康体检注意这七大误区

又例如肿瘤标志物,有人将之看作检出肿瘤的标准。实际上,它敏感性并不是很高,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代表一定患有癌症;反之,体内已出现肿瘤,肿瘤标志物也不见得一定会升高。此外,一种肿瘤标志物可能对应着多种癌症,比如癌胚抗原(CEA)与胃癌、肠癌以及肺癌等都有关。即便是发现其水平提高,也无法准确判断是何种癌症,还需要辅助其他必要有效的检查才能准确诊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不要陷入避孕的误区 别陷入避孕的误区
不要陷入避孕的误区 别陷入避孕的误区
不要陷入避孕的误区!据不完全统计,在人流的女性当中,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怀孕不是那么容易,偶然一次性生活怀孕的几率很低。那么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为什么不要陷入避孕的误区的原因。误区一:侥幸心理,觉得偶然一次性生活不会导致怀孕据不完...[详细]
发布于 2021-10-15

最新推荐

卡了小鱼刺会自己消失吗
卡了小鱼刺会自己消失吗
卡在喉咙的小鱼刺可能自行脱落,也可能需要医疗干预,具体取决于刺的位置、大小及个体差异。常见处理方法包括观察等待、家庭急救、耳鼻喉科就诊、内镜取出、预防措施。1、观察判断:小鱼刺卡喉后,先停止进食并轻咳,部分细小鱼刺可能被气流带出。若刺痛感持...[详细]
2025-05-05 22:12
吞了鱼刺几天算没事
吞了鱼刺几天算没事
鱼刺卡喉后若72小时内无不适症状且吞咽正常,通常可视为安全,但需警惕迟发性并发症。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避免错误处理、了解风险因素、掌握家庭应急措施是关键。1、观察期判断:鱼刺卡喉后24-48小时是危险期,若出现持续疼痛、吞咽困难或发热需...[详细]
2025-05-05 19:01
什么病很急但不严重
突发性但可自愈的疾病多为功能紊乱或轻微感染,常见情况包括急性胃肠炎、偏头痛发作、过敏性鼻炎、体位性低血压以及过度换气综合征。1、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表现为呕吐腹泻伴腹痛。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症状持续超48...[详细]
2025-05-05 16:21
辅酶q10与血压
辅酶q10与血压
辅酶Q10可能有助于调节血压,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辅酶Q10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够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从而对心血管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补充辅酶Q10、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辅助控制血压。1、辅酶Q1...[详细]
2025-05-05 12:39
血压高怎么降到正常
血压高怎么降到正常
血压高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等方法降低到正常水平。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变化、疾病等都可能引起高血压,及时干预是关键。1、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会增加。对于这类人群,建议...[详细]
2025-05-05 11:35
血压高不吃药可以降下去吗
血压高不吃药可以降下去吗
血压高不吃药能否降下去取决于血压升高的程度和原因,轻度高血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可能有效,中重度高血压通常需要药物治疗。控制血压的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减压和药物治疗。1、饮食调整在控制血压中起到关键作用。减少盐的摄入是首要步骤,每日盐摄入量...[详细]
2025-05-05 11:19
检查血压高的原因需要做什么检查65岁
检查血压高的原因需要做什么检查65岁
65岁人群检查血压高的原因,需要进行血压监测、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高血压的病因,包括遗传、环境、生理、病理等多方面因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1、血压监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自测血压,...[详细]
2025-05-05 11:03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