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唐氏筛查到底准不准

发布时间: 2024-06-29 10:5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几年来我国的唐氏筛查精密度越来越高,孕妇们都要过唐氏筛查这一关。若唐氏筛查不过关,则会对孕妇们造成心理的阴影。不过孕妇们也不必太过于担心,唐氏筛查也有一定计算的风险值,所以孕妇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孩子的出生。如果得了唐氏综合症会怎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一下。

唐氏综合症的病况

唐氏综合症的小孩外貌以至体质上都有很多明显的症状。他们智能较正常小童低,通常智商只有40至60,但性格温驯。患此症的小孩发育迟缓,加是肌肉张力低,令他们学习坐立及走路也比正常小孩迟。

他们也有很特殊的面貌,易于辨认,又患此症的小孩通常双眼距离较远、眼睛向上斜、鼻梁骨平坦,嘴、牙齿及耳朵均细小,大部分患者手掌纹呈猿型(俗称断掌),手指呈特殊的蹄状纹,第一及第二双脚趾的距离特宽。唐氏筛查到底准不准

唐氏综合症的发病机理

人类细胞的染色体对数应该为23对(46条),其中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正常人有22对常染色体,而另一对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唐氏综合征的病因就是在患者的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1条染色体,因为多了1条21号染色体,所以称21三体综合征。

唐氏筛查的最佳时间

筛查最佳时间是在孕15~20周

哪些孕妇该作唐氏筛查?

每一个孕妇都应该作唐氏筛查。唐氏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只有大约1%的唐氏患者与遗传因素相关,其它发病因素不明。

孕妇要记得在怀孕的15周到20周和孕检医生联系好时间进行唐氏筛查。唐氏筛查并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而是检查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几率,所以宝妈们不要误解唐氏筛查的结果。做唐氏筛查是孕妇们不必空腹,抽取静脉血即可。同时孕妇也要安心养胎,少养动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唐氏筛查结果预测男女准吗
唐氏筛查结果预测男女准吗
唐氏筛查是孕期一个很重要的产检项目,有一种说法是说唐氏筛查结果也可以知道胎儿性别。那么,唐氏筛查看性别是真的吗?什么是唐氏筛查?推荐阅读:唐氏筛查准确率高吗通过经济、简便...[详细]
发布于 2012-04-01

最新推荐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如何提高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如何提高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生活方式、治疗基础疾病等方式提高。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若处于下限边缘或轻度偏低,可通...[详细]
2025-11-11 15:39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怎么测量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怎么测量
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可通过静脉血检测或指尖采血检测获得,检测前需空腹8-12小时并避免剧烈运动。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新生...[详细]
2025-11-11 14:08
血红蛋白量高一点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量高一点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量偏高可能与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饮水不足、剧烈运动后也可能出现暂时性升高,需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症状综合判...[详细]
2025-11-11 11:28
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病的前兆
血红蛋白偏高是什么病的前兆
血红蛋白偏高可能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水、高原反应或肾脏疾病的前兆。血红蛋白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血液浓缩、缺氧代偿或骨髓异常增生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其他检...[详细]
2025-11-11 09:56
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药效果好
血红蛋白偏低吃什么药效果好
血红蛋白偏低需根据病因遵医嘱用药,常用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颗粒、维生素B12片、叶酸片、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血红蛋白偏低可能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肾病...[详细]
2025-11-11 08:25
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最好方法
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输注血小板、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脾切除术、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等。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与免疫因素、感染、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详细]
2025-11-11 06:54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是怎么回事
血红蛋白浓度偏高可能由血液浓缩、高原反应、慢性缺氧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吸氧、放血疗法、药物治疗、透析等方式干预。1、血液浓缩剧烈运动后...[详细]
2025-11-11 05:45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