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体检可以用到哪些影像检查?影像学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4-07-29 08:4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体检时可以用到哪些影像学检查?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健康体检项目繁多,常规抽血化验项目如血脂、血糖、肝功、肾功等都比较熟悉,但健康体检时影像学项目如何选择呢?

体检可以用到的影像检查

1、心脏彩超检查

此项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您心脏问题,通过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心脏的搏动和血液流动,发现多种心脏病变及心肌病。对于有心脏不适和家族病史的中年人尤其重要。

中年人易发慢性心肌缺氧、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软化等心脑血管病。这些疾病对中年人的健康与生命是最大威胁。要注意检查相关项目。

2、甲状腺超声检查

此项检查可以测量甲状腺大小及容积,协助鉴别单纯性、结节性、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腺瘤、囊肿、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增生、囊肿、腺瘤以及甲状旁腺癌等疾病。

3、颈动脉超声

此项检查是诊断、评估颈动脉壁病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治疗试验的有效性评价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一种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的方法。

4、骨密度超声检测

先进的超声骨密度仪使得儿童和孕妇安全进行骨密度测试成为现实。以前应用的骨密度仪利用X射线透射原理,对人民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儿童和孕妇不适宜进行检查。而孕妇及儿童是非常需要根据骨密度测量结果进行补钙的。现在他们就可以应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检查了。

5、盆腔B超

看看有无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子宫畸形、卵巢肿物、盆腔内炎性肿块或脓肿等等。

6、乳腺彩超检查

乳腺彩超检查检查比红外乳透更清晰地显示乳腺肿瘤的内部结构,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能观察到病灶大小、形态及边缘情况,同时能够较好地观察肿瘤内外血管的多少和分布情况。体检可以用到哪些影像检查?影像学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而方便的早期诊断乳腺癌的检测手段。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下影像学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影像检查的注意事项

1、除去异物

当您打算进医学影像科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除拍摄部位的一切异物,以防止异物伪影阻碍影像诊断。比如,您做胸部X线检查前,就要去除项链、玉佩,以及纽扣、拉链、胸罩,甚至带有油漆字、画的衣物都得去除。同理,拍摄骨盆时要去除项链、纽扣、皮带。如果是进行磁共振检查,这些金属异物不仅能严重影响影像质量,而且检查时金属异物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而灼伤您的肌肤。做医学影像检查时最好穿棉质服装。衣服以白色为佳,切忌黑色或深灰色,以便医生为您对摄影中心线。

2、空腹前往

有的医学影像检查在做之前不能吃喝,如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以及pET/CT、DSA检查。怀疑有肠梗阻、肠穿孔、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及做CT血管成像或怀疑结石存在者,做检查前也要做到不吃不喝。还有的患者检查前非但不能进食,而且还要喝泻药,或从肛门灌肠,把肠内的粪渣排空,这叫肠道准备,避免影响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或影响钡剂灌肠的效果。在进行腹部X线平片拍摄时,当肠腔有气体影响诊断或怀疑有粪石时,也得进行肠道准备。

3、吃饱喝足

另外,也有一些医学影像检查需要吃饱喝足才能进行。例如,腹部的CT检查,喝水的多少以及时间都很有讲究。上腹部CT检查时,就得喝稀释的造影剂300毫升,且喝完后片刻即可进行检查。而对肾脏进行CT检查时,分次喝水的量累计达800毫升,且要等20分钟方可进行检查。做前列腺、膀胱及妇科超声检查时也需要多喝水,且使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超生、CT以及MRI三大影像检查方法现在越来越普及,几乎一进医院就会被安排做这些检查,但是,如何选择进行哪项检查呢?其实选择超生、CT以及MRI三大影像检查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可遵循,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①选择以前,应考虑一些诊断价值比较大的基本检查方法,如普通x线是否已作。对于胸...[详细]
发布于 2024-10-21

最新推荐

凝血时间测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凝血时间测定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凝固功能,对出血性疾病诊断、抗凝治疗监测及手术风险评估有重要价值。凝血时间异常可能与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障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时间延长常见于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可能出...[详细]
2025-09-18 05:48
凝血酶原时间15.8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5.8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参考值范围判断,若实验室参考值为11-14秒,则提示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通常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原时间轻度延长至15.8秒时,可能由维生素...[详细]
2025-09-17 15:45
凝血酶原时间10.9正常吗
凝血酶原时间10.9秒在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范围。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参考值通常为11-14秒,具体范围可能因检测方法或实验室标准略有差异。若未合并出血症状或其他异常指标,10.9秒一般无须特殊干预。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详细]
2025-09-17 13:16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怎么回事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能由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抗凝药物使用、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维生素K、治疗原发病、调整用药、输注血浆、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1、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Ⅱ、Ⅶ...[详细]
2025-09-17 10:47
凝血酶延长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凝血酶时间延长通常提示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异常、肝素类物质影响、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凝血酶时间延长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需结合其他凝血指标综合评估。纤维蛋白原数量或质量异常是导...[详细]
2025-09-17 08:18
凝血酶原时间13.1严重吗
凝血酶原时间13.1秒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检测标准判断。若实验室参考范围为11-14秒,则13.1秒属于正常范围;若参考范围更窄或患者存在出血倾向、抗凝治疗等情况,则需进一步评估。凝血酶原时间主要用于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功能,1...[详细]
2025-09-17 05:49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有什么危害
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导致自发性出血或手术中难以止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可能与维生素K缺乏、肝病、抗凝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轻度凝血酶原时间偏高可能仅表现为皮下瘀斑或牙龈出血,日常...[详细]
2025-09-16 15:48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