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常规体检项目包括基础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专项筛查三大类,涵盖心脑血管、代谢疾病、肿瘤标志物等关键健康指标。
1、基础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基础数据测量是体检的第一步。血压检测可发现高血压风险,BMI计算评估肥胖程度,腰围测量反映内脏脂肪堆积情况。这些数据为后续检查提供基础参考,建议40岁以上男性每年监测2次血压。
2、血液检测: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肝功能检测转氨酶数值,肾功能检查肌酐尿素氮水平。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筛查糖尿病,血脂四项评估动脉硬化风险。采血前需保持8小时空腹,饮酒会影响肝功能结果准确性。
3、影像检查:胸部X光排查肺部结节,腹部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40岁以上建议增加心脏彩超,前列腺超声可发现增生或钙化。长期吸烟者需做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检查前需去除金属物品。
4、肿瘤筛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筛查前列腺癌,甲胎蛋白联合肝脏超声排查肝癌。50岁起建议每年进行便潜血检查,肠镜每5年做一次。有家族史者应提前10年开始相关肿瘤筛查。
5、专科检查:泌尿系统检查包括尿常规和尿流率测试,男科检查含外生殖器触诊和精索静脉超声。心电图捕捉心律失常,骨密度检测筛查骨质疏松。长期久坐人群需加做下肢静脉超声。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体检指标稳定,深海鱼类和坚果类食物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体检前3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高脂饮食,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根据职业特点可增加职业病相关项目,如粉尘作业者需重点检查肺功能。体检报告应妥善保存便于逐年对比,异常指标需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