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病毒感染常见类型包括HPV、HSV-2、HIV等,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需针对性抗病毒治疗与预防。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表现为生殖器疣或无症状携带,16/18型可能诱发阴茎癌。治疗采用冷冻、激光或鬼臼毒素去除疣体,干扰素辅助抗病毒。接种九价疫苗可预防90%相关亚型,性行为中使用避孕套降低传播风险。
单纯疱疹病毒2型引起生殖器疱疹,表现为簇集水疱伴疼痛。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口服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严重者需静脉给药。复发期间避免性接触,孕妇分娩时需预防新生儿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CD4+T细胞,早期可能无症状。确诊后需立即启动HAART疗法,组合用药如替诺福韦+拉米夫定+多替拉韦。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PEP阻断,定期检测CD4计数评估疗效。
乙型肝炎病毒通过体液传播,部分转为慢性肝炎。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类似物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增强免疫应答。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感染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与肝癌标志物。
巨细胞病毒CMV多见于免疫低下者,更昔洛韦为特效药。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需活检确诊。梅毒螺旋体虽非病毒但常被混淆,青霉素治疗有效。
病毒感染者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熬夜、酗酒等削弱免疫行为。衣物需高温消毒,性伴侣同步检查治疗。心理疏导缓解焦虑,定期复查病毒载量。出现发热、溃疡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可擅自停药。预防重于治疗,安全性行为与疫苗接种是关键防护措施。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