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钙周期需根据年龄、缺钙程度及膳食摄入调整,通常持续3-6个月,具体需结合血钙检测结果。
儿童骨骼发育期需持续补钙,每日推荐摄入量600-1000mg。母乳喂养婴儿需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学龄期儿童可通过牛奶、奶酪等食物补充。临床检测血清钙低于2.1mmol/L时,需配合碳酸钙颗粒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连续补充不超过6个月。
妊娠中晚期每日需1200mg钙,可从孕20周开始补充至哺乳期结束。优先选择柠檬酸钙避免便秘,同时补充维生素D3。若出现腿抽筋或骨密度偏低,需延长至产后6个月,并定期监测尿钙水平。
50岁以上人群建议长期低剂量补钙,每日不超过800mg。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阿仑膦酸钠等药物,钙剂选择氨基酸螯合钙吸收率更高。每3个月检测血钙浓度,防止血管钙化风险。
甲状腺或胃肠手术后需强化补钙3-12个月。甲状腺全切患者需终身监测血钙,急性低钙血症可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稳定后改用钙尔奇D片维持。
成人每日饮300ml牛奶可满足1/3钙需求,搭配豆腐、芝麻酱等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脂酸奶或钙强化豆浆,避免与菠菜等高草酸食物同食影响吸收。
补钙期间建议每日晒太阳20分钟促进维生素D合成,配合快走、跳绳等负重运动增强钙沉积。长期补钙者需每半年检查肾功和血管钙化情况,高钙血症患者应限制钙片用量。烹饪时用醋溶解鱼骨、熬制骨头汤可提高膳食钙利用率,避免与咖啡、浓茶同时摄入。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