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主要用于筛查血栓性疾病,核心项目包括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评估,辅助诊断深静脉血栓、动脉栓塞、术后血栓风险监测。
D-二聚体水平升高提示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常见于下肢深静脉血栓。检测需结合超声检查,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急性血栓。抗凝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疗程3-6个月。
肺动脉血栓栓塞时D-二聚体显著增高,需联合CT肺动脉造影确诊。急诊处理包括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抗凝治疗达比加群酯,重症需行导管取栓术。阴性预测值达95%以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会导致D-二聚体异常升高,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治疗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使用肝素抗凝,同时处理原发病如感染控制、肿瘤治疗。
外科手术后D-二聚体持续升高提示血栓风险,骨科关节置换术后需重点监测。预防性措施包括间歇气压治疗、早期下床活动,药物预防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妊娠期生理性升高,但异常增高需排查子痫前期或胎盘早剥。检测需结合孕周特异性参考值,治疗根据病情选择低分子肝素或阿司匹林,分娩后6周需复查。
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降低血液粘稠度,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预防久坐血栓,高纤维饮食减少便秘腹压。术后患者应遵医嘱穿戴弹力袜,长途飞行时做踝泵运动。老年人群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定期检测凝血功能。出现单侧肢体肿胀、突发胸痛需立即就医。
2024-06-22
2024-06-22
2024-06-22
2024-06-21
2024-06-21
2024-06-21
2024-06-21
2024-06-21
2024-06-21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