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病毒感染可引发多种疾病,包括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新生儿疱疹等。
由HSV-1或HSV-2病毒引起,表现为口腔或生殖器群集水疱。遗传易感性、免疫力下降或皮肤破损易诱发。抗病毒治疗采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口服或外用喷昔洛韦乳膏,严重者需静脉给药。保持患处干燥,避免抓挠。
初次感染VZV病毒导致,具有高度传染性。儿童多见,表现为全身瘙痒性疱疹。接种疫苗可预防,发病后使用阿昔洛韦缩短病程。剪短指甲防止抓伤,燕麦浴缓解瘙痒。
潜伏的VZV病毒再激活引发,沿神经分布出现疼痛性皮疹。50岁以上或免疫抑制者高发。早期使用伐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镇痛,严重病例需神经阻滞治疗。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
EB病毒感染所致,表现为发热、咽痛和淋巴结肿大。青少年易感,通过唾液传播。对症治疗包括布洛芬退热、盐水漱口,脾肿大者需避免剧烈运动。
母婴垂直传播HSV病毒引起,可导致多器官衰竭。产道感染或产后接触传播是主因。静脉注射阿昔洛韦21天,重症需ICU支持治疗。孕妇产前筛查可降低风险。
疱疹病毒感染者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和锌增强免疫。适度进行太极、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护理时注意隔离措施,患者衣物需60℃以上高温消毒。出现高热不退、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1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
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