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的单股正链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风疹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风疹病毒直径约60-70纳米,外层有脂质包膜,核心为RNA基因组。病毒在56℃环境下30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实验室检测主要采用血清学IgM抗体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或RT-PCR核酸检测。感染后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后5天,孕妇接触患者应立即检测抗体。
呼吸道飞沫是主要传播方式,潜伏期14-21天。病毒存在于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出疹前后7天均具传染性。预防措施包括接种MMR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避免接触患者、妊娠期女性需特别防护。疫苗接种后抗体阳性率可达95%以上。
儿童感染多表现为低热、粉红色斑丘疹持续3天、耳后淋巴结肿大。成人可能出现关节痛、结膜炎。先天性感染可导致胎儿白内障、心脏病、耳聋三联征。治疗以对症为主,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瘙痒可用炉甘石洗剂,重症需住院观察。
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育龄期女性及免疫缺陷者风险较高。孕早期感染导致胎儿畸形概率达90%,建议孕前3个月检测风疹抗体。接触病毒后7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减轻症状,但不能完全预防感染。
血清IgM抗体阳性提示急性感染,IgG抗体反映免疫状态。孕妇确诊需结合超声检查胎儿发育。病毒分离培养周期较长约7-10天,核酸检测灵敏度高但成本较高。疑似病例应同时排查麻疹、猩红热等发热出疹性疾病。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感染者衣物应单独清洗消毒。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C食物如鸡蛋、猕猴桃,避免辛辣刺激。未接种者建议儿童期完成2剂次疫苗8月龄、18月龄各1剂,育龄女性接种后需避孕3个月。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需急诊处理,先天性风疹患儿需多学科联合随访。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