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能引发风疹,典型症状包括低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
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直径约60-70纳米,外层有脂蛋白包膜。病毒在56℃环境下30分钟可灭活,对紫外线敏感。感染后病毒先在呼吸道复制,随后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治疗以对症为主,如发热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皮疹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严重病例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传播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后触摸口鼻也可能感染。预防需隔离患者至皮疹消退后7天,接触者建议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孕妇暴露后应立即检测IgM抗体。
潜伏期14-21天,前驱期可见低热、头痛等非特异症状,典型表现为耳后淋巴结肿大和粉红色斑丘疹。成人可能出现关节痛并发症。实验室诊断依靠血清IgM抗体检测或咽拭子PCR。治疗中关节痛可用布洛芬,合并脑炎需住院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
孕妇感染可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表现为白内障、心脏病、耳聋三联征。孕早期感染致畸风险达90%。确诊需羊水穿刺检测病毒RNA。预防关键是孕前检测风疹IgG抗体,阴性者接种疫苗后避孕3个月。已感染者可考虑注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
我国采用麻腮风三联疫苗,8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有效率超过95%。育龄女性接种前需确认未怀孕。疫苗不良反应包括局部红肿和低热。特殊人群如免疫缺陷者应避免减毒活疫苗,可考虑暴露后72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
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疑似病例。饮食宜清淡多饮水,推荐冬瓜汤、绿豆粥等清热食物。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或瑜伽。孕妇及计划怀孕者应重点防护,家庭成员出现皮疹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儿童集体机构发现病例应做好玩具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
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