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母婴传播、密切接触、体液交换、呼吸道飞沫及免疫缺陷等途径发生。
巨细胞病毒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母乳喂养垂直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风疹病毒在孕妇感染后可能导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治疗上,孕期需定期血清学筛查,新生儿感染巨细胞病毒可选用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风疹则以预防为主,孕前接种疫苗是关键。
两种病毒均可通过唾液、尿液等体液接触传播,儿童聚集场所易暴发。感染者需隔离个人用品,接触后彻底洗手。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可口服伐昔洛韦抑制病毒复制,风疹患者需对症退热治疗。
输血、器官移植或性接触可能传播病毒。献血前需筛查巨细胞病毒抗体,移植受者需预防性使用更昔洛韦。风疹病毒经血液传播较少见,但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警惕。
风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需佩戴口罩。集体单位暴发时可应急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巨细胞病毒经呼吸道传播较少。
艾滋病患者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易发生巨细胞病毒活化感染,需定期监测病毒载量。风疹病毒对免疫缺陷者威胁较小,但需避免接触活动期患者。
日常预防需注意手卫生,避免共用餐具;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孕妇及备孕女性应完成风疹抗体检测和疫苗接种,育龄妇女可定期检测巨细胞病毒IgG抗体了解免疫状态。免疫功能异常人群出现持续发热、视力模糊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