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疱疹病毒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飞沫传播、母婴垂直感染、免疫力下降诱发潜伏病毒激活。
单纯疱疹病毒1型属于DNA病毒,具有嗜神经性,初次感染后潜伏于三叉神经节。病毒激活时沿神经轴突迁移至皮肤黏膜,引发口唇疱疹或感冒疮。临床使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复制,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缓解症状。
接触感染者唾液或疱疹液是主要传播方式,共用餐具、亲吻等行为易导致感染。飞沫传播在患者打喷嚏时可能发生。母婴传播可能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预防需避免接触活动期患者皮损,感染者应使用独立餐具。
免疫功能低下时潜伏病毒易复发,常见诱因包括感冒发热、熬夜、精神压力。HIV感染者、化疗患者复发频率更高。增强免疫力可口服转移因子胶囊,注射胸腺肽调节免疫,保持规律作息减少复发。
紫外线暴晒、寒冷干燥气候可能刺激病毒复发。冬季感冒高发期多见口周疱疹,夏季日晒后易出现面部疱疹。外出建议涂抹防晒霜,寒冷季节注意面部保暖,使用医用凡士林保持患处湿润。
初期表现为皮肤灼热感,24小时内出现簇状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结痂。严重者伴淋巴结肿大,角膜感染可致失明。系统治疗采用静脉注射更昔洛韦,角膜感染需联合干扰素滴眼液,继发细菌感染时加用莫匹罗星软膏。
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鱼类,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坚果巧克力。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增强抵抗力,复发期避免剧烈运动。皮损处保持清洁干燥,接触后及时洗手,毛巾煮沸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出现发热、疱疹扩散或眼部症状需立即就医。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8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