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体检 > 体检指标 > 正文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由什么形成的其生理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5-05-30 10:3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形成,其生理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和调节组织液回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与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的浓度密切相关,这些蛋白质通过吸引水分维持血管内外的渗透压平衡。

1、白蛋白作用:

白蛋白是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贡献者,约占血浆总蛋白的60%。其分子量较小但数量多,能有效吸引水分进入血管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水肿等症状。

2、球蛋白参与:

球蛋白包括α、β、γ三种类型,虽然分子量较大但对渗透压也有一定贡献。γ球蛋白作为抗体参与免疫反应,在炎症状态下浓度可能升高,间接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数值。

3、纤维蛋白原影响: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浓度变化会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创伤或手术后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可能暂时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4、水分平衡调节:

血浆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静水压形成平衡,防止血管内水分过度渗出。当胶体渗透压降低时,水分会从血管进入组织间隙,导致水肿发生。

5、营养运输功能:

血浆蛋白结合的胶体渗透压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血管内运输。白蛋白能结合并运输脂肪酸、胆红素等物质,维持这些物质的正常代谢过程。

保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需要均衡的蛋白质摄入和良好的肝功能。建议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豆制品,同时避免过量盐分摄入导致水钠潴留。适度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维持正常的血浆蛋白浓度。肝功能异常或长期营养不良者应定期检测血浆蛋白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补充或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 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概念
血浆胶体渗透压是一个听起来有些复杂的医学术语,但其实它在我们身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简单来说,血浆胶体渗透压是指血液中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产生的渗透压。这种压力帮助保持血液中的水分不流失到组织间隙,从而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想象一下,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城市,血液是运输系统,而血浆胶体...[详细]
发布于 2024-12-06

最新推荐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是啥原因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是啥原因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炎症反应、糖尿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的重要成分,其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机体存在异常凝血状态或潜在疾病风险。1...[详细]
2025-09-21 05:49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说明什么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说明什么
女性纤维蛋白原偏高通常提示机体存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或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与妊娠期生理变化、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纤维蛋白原是凝血系统中的关键蛋白,其水平升高需结合其...[详细]
2025-09-20 15:48
女性总胆固醇7.2算最高吗
女性总胆固醇7.2算最高吗
女性总胆固醇7.2毫摩尔每升属于明显偏高,但并非最高值。总胆固醇正常范围通常为2.8-5.2毫摩尔每升,超过6.2毫摩尔每升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总胆固醇7.2毫摩尔每升属于中...[详细]
2025-09-20 14:12
女性促甲状腺素偏高怎么回事
女性促甲状腺素偏高怎么回事
女性促甲状腺素偏高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垂体病变、碘摄入异常、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促甲状腺素是垂体分泌的重要激素,其...[详细]
2025-09-20 11:48
促甲状腺激素高会有什么影响
促甲状腺激素高会有什么影响
促甲状腺激素高可能影响代谢功能、心血管系统和生殖健康,通常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促甲状腺激素升高主要反映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由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碘缺乏或垂体病变等因素引起...[详细]
2025-09-20 09:24
女性促甲状腺偏高怎么引起的
女性促甲状腺偏高怎么引起的
女性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垂体病变、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碘摄入不足或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偏高通常表现为乏力、怕冷、体重增加、月经紊乱等症状,可通过...[详细]
2025-09-20 07:00
女性促甲状腺偏高怎么降下来
女性促甲状腺偏高怎么降下来
女性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素、规律作息、药物干预、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碘缺乏、垂体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乏力、畏寒、...[详细]
2025-09-19 17:00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