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微生物检查主要检测阴道内菌群平衡状态、病原微生物感染及炎症指标,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常见妇科疾病。检查项目主要有阴道pH值、线索细胞、真菌孢子、滴虫、白细胞酯酶等指标。
通过显微镜观察乳酸杆菌与其他菌群比例,判断阴道微生态是否失衡。健康状态下乳酸杆菌应占优势,若加德纳菌、普雷沃菌等厌氧菌过度增殖,可能提示细菌性阴道病。检查报告常显示菌群多样性指数和优势菌种比例。
直接镜检可发现白色念珠菌假菌丝或孢子,确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检出活动滴虫可诊断滴虫性阴道炎。部分医院采用核酸扩增技术检测支原体、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敏感度高于传统培养法。
白细胞酯酶阳性反映阴道黏膜存在炎症反应,常伴随分泌物增多。部分检查包含唾液酸苷酶检测,该酶活性升高与细菌性阴道病密切相关,是诊断依据之一。
线索细胞是阴道上皮细胞边缘附着大量细菌的形态学特征,检出率超过20%可辅助诊断细菌性阴道病。重度炎症时可能发现异常鳞状上皮细胞,需进一步宫颈癌筛查排除病变。
正常阴道pH值维持在3.8-4.5,乳酸杆菌分解糖原产生乳酸维持酸性环境。pH值>4.5提示微生态失衡,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碱性环境不利于乳酸杆菌定植。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频繁使用阴道冲洗剂破坏菌群平衡。同房前后注意清洁,月经期勤换卫生巾。若出现分泌物异常、瘙痒或异味,建议完善阴道微生物检查前24小时避免性生活、阴道用药及灌洗。长期使用抗生素者需定期监测阴道菌群,必要时补充益生菌制剂。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念珠菌感染风险。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
2025-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