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抽血时应避免选择肘正中静脉、手背静脉、下肢静脉、炎症或硬化静脉以及特殊人群的特定静脉。这些静脉可能因解剖特点或病理状态影响采血安全性和检验结果准确性。
肘正中静脉与正中神经伴行紧密,穿刺时易误伤神经导致麻木或刺痛。该区域静脉瓣较多,反复穿刺可能引发血栓性静脉炎。肥胖患者此处静脉定位困难,强行穿刺可能造成血肿。
手背静脉管径细且血管壁薄,采血时容易发生溶血影响检验结果。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穿刺后易出现皮下淤血。糖尿病患者手背静脉脆性增加,采血后可能形成难以止血的穿刺点。
下肢静脉血流缓慢,采血时易激活凝血系统导致标本凝固。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高,穿刺可能诱发血栓脱落。妊娠晚期女性下肢静脉压力增高,采血后易发生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炎部位存在炎性介质释放,采血可能污染标本影响检测值。硬化静脉管腔狭窄,可能导致采血量不足或多次穿刺。化疗患者穿刺过的静脉可能出现药物性血管损伤,应避开近期穿刺点。
婴幼儿应避开颞浅静脉等头部静脉,防止意外损伤颅脑结构。乳腺癌术后患者需避开患侧上肢静脉,避免淋巴回流障碍。血液透析患者要保护造瘘侧肢体静脉,禁止在瘘管附近采血。
采血前应评估静脉条件,优先选择肘部贵要静脉或头静脉等粗直血管。穿刺后正确按压5分钟以上,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延长按压时间。24小时内避免热水浸泡穿刺部位,出现肿胀淤青可冷敷处理。长期需反复采血者应轮换穿刺部位,必要时使用静脉保护装置。检验结果异常时需考虑采血因素干扰,必要时重新规范采集标本。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